风轻冰软龙抬头

作者: 冯增芹2017年03月28日来源: 农村大众散文随笔

阴历二月二,相传是龙抬头的日子。龙要抬头,自然得借助水势了。天渐暖,风柔,冰软成一脉脉春水,便是龙抬头的理由了吧。扬扬洒洒的细雨,此时一场一场,溅起漫空泥土的湿香,撩拨花草成长渴望

今年的二月二,与惊蛰节气重合。传说中的龙,也要随一声春雷,仰头晃尾蠕起蛰伏的身子,与季节一起开始舞动。

家乡,沂蒙山腹地一个小镇,留给我关于二月二的记忆还是这样鲜亮。春意渐浓的这一天,定下一个节日,供人们狂欢。没仔细考究,二月二的节日到底是从哪朝哪代开始,到现在,便是许多关于二月二习俗的记忆了。

记忆里二月二的小镇庙会,比过年的氛围不差毫厘。有民间艺人自发组成的龙狮队,秧歌舞,童子扮观音、财神……从四方乡村里走来。一大早就装扮好,敲锣打鼓,一条街道一条街道穿行。街道两旁,看热闹的人挤挤挨挨,翘首等待。一队队黄袍马褂,一个个腰飘红绸,一尊尊童扮诸神,跳着闹着走过。人潮涌来涌去,红男绿女,新装艳服,配搭着这个节日的热闹。街道旁边撒出五彩纸屑,所过处便留下一路缤纷的色彩,多日扫不尽,节日的余味,黏住小镇,久久不散。

人们最后聚集在镇东一个叫玉泉观的道观,锣鼓鞭炮一通响起,龙腾虎跃,狮舞灯转,参神朝圣,祈福消灾。

人所祈的最大愿望就是五谷丰登,家人健康。所以,家乡的二月二,还有个重要的习俗:炒料豆。豆是黄豆,家家粮囤里精选细挑出来的,经过水煮细炒,喷香酥脆。有“吃了二月二的豆,不出疹豆牙不锈”的说法。有“二月二的料豆蹦蹦响,今年谷豆都满仓”的说法……

二月二的料豆,每人都要撒到庙里一把,敬神。那年岁,人们许多的愿望,就托付于神像面前。神像无言,默默承载着许多重托。据说,庙里的豆子是不能捡来吃的,“吃了神仙豆,长疮就够受”,那时,人们都信。

听说,有一年粮食歉收,来年二月二庙会过后,庙的门板在某个夜里被启开,有人把神的料豆扫净,装了几麻袋,偷偷藏了起来,让一群乞丐掺着野菜渡了一个荒春,这个人就是我的外祖父。听说,外祖父装完豆子,对着神像磕了几个头,戏说:您老人家年纪大了不跟我计较,您就少吃一年,有疮都给我一个人长,叫人活命要紧啊!

春风揉着阳光,掺着细雨,吹开人如春芽般萌动的心。二月二随着千百年历史的脚步,走到了今天。小镇的习俗里,还留下一把料豆,装在孩子们的兜里。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