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书为伴

作者: 刘超2017年11月22日来源: 四川经济日报现代散文

春日读书,容易生困;夏日读书,溽热难熬;冬日读书,常畏于寒。唯秋日读书,不冷、不热、不困,于季节的丰韵中,书,读得惬意,读得通透。

我喜欢于夜晚读书,秋日的夜晚,我总会去读一些经典的、厚重的书籍,诸如,《论语》《庄子》《史记》《汉书》等经史书籍,这些书是经典中的经典,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它们是历史的秋天结出的丰硕的果实。我还喜欢读南怀瑾、顾准、钱穆等人的书,这些国学大师们,不仅学识深厚,而且人生阅历丰赡。他们的书,既是知识的积累和展示,更有对人生、社会的深刻体悟,那种体悟,正如秋天般饱满,读其书,你能感受到大师们生命的秋天是何等的灿烂。

秋夜读书,读至夜深,推窗而立,秋风飒然而入,人,顿感神清气爽,一夜展读的疲劳,涣然而逝,那是何等的惬意;有时,秋雨骤起,室内静谧祥和;室外秋雨叩窗,淅淅沥沥,这样的秋夜,读书的滋味中便有了一份缠绵和悱恻;更多的时候,则是秋夜寂寂,读至兴处,披衣而起,或者干脆将电灯拉灭,让自己的身心都沉浸在书籍的氛围中,氤氲着,陶醉着,那种读书的境界,已是进入化境,幸福和快乐,便随之蔓延开,像藤蔓一样在生命的深处生长、扩展。

秋日,似乎更适于户外读书。

携一卷书,走向郊外,人,倚在一株大树之下。抬头看天,天空是那样的高远而又明净,翠蓝的色彩,生发出一种微薄的醉意;极目远望,天高地迥,辽阔无际的原野,恢弘着你的视野,你会情不自禁地胸臆勃勃,神采飞扬。这样的情景之下,最适合朗读古典诗词,或者朗读一下海子的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虽然是秋天)。读着,读着,或许一阵秋风萧然而至,树端上的秋叶,便会纷纷然飘落下来,离离然,那样的萧索,那样的悲情。这个时候,一种诗意的情感自会扑面而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书,也就读出了郁郁的古典意蕴。或者,你携一卷书,于某一个秋日,来到一条小河边,尽管秋草已黄,但秋水却异常的硬朗,于河边读书,那哗哗的流水声,如琴音流淌,就成了你阅读的最明快的伴奏。“金秋”,当你读到这两个字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到那种“水音”中,有着极浓的金属的味道,那也就是“金秋”的味道。你在阅读中,竟然读出了一种季节的味道,也只有秋天的阅读才能做到。

庭院,也应该是秋日读书的极佳处。这个季节,庭院的扁豆,已是璎珞满架;秋菊,也已灿烂如霞;墙头上的莠草,半枯着,随风一吹,瑟瑟生凉。你坐在庭院中读书,丰实中掺杂着一份萧瑟,拿一本文人笔记,随手翻着,觉得那些随意写下的文字,性情所至,似乎最是契合这种秋天的味道了。

或许,某一个秋日的早晨,你捧一本书,坐在庭院中,猛一抬头,忽然就看到了对面屋瓦上的薄霜,那样惨淡地白着,你会情不自禁地吟一句:“屋瓦生清霜……”那霜意,便也清冷了你的书页……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