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就梧桐听雨眠

作者: 李欣霏2016年08月13日优秀散文

远去千里,为了看一棵树,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呀!就好像是一个老朋友,远在他乡,因为思念而前去探望一样。

韩剧《秋天的童话》,小主人公有句话,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有下辈子,我要做一棵树。因为树长在那里,就会一直在那里,再也不移动。小主人公出生时被父母错领,在非亲生父母的家庭里却生活得非常幸福,一场车祸改变了一切,她必须回到不想回的亲生父母身边。离开之前,她说了这样一句让人心酸流泪的话。美丽的泡沫偶像剧很容易让人忘怀,可是一句通往心坎的话,却能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人与树,真是有难解之缘。且不说,历朝历代文人墨客对树的颂扬与赞美,也不说,树之于地球和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生命种种切切实实的好处。单说,我们每个人对于树的情感依赖——很难想象,我们的生活中,如果没有树,那该是怎样的缺乏滋味、色彩。

树是我们的家园。有家的地方,定有树。中国人在哪里安营扎寨,就在哪里种下树。炊烟袅袅,树影婆娑,是我们心目中农村的最好景致。在农村,在许多地方有生孩子种树的习俗。哪一家生了孩子,便在院子里种上几棵。男孩子长大,以树造房;若是女孩子,便以树做嫁妆,十里红妆,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门前的树。出了嫁的女孩在他乡也不会觉得孤单,不是吗?庭院前的树着上红装,成为她一生的陪伴。

中国台北有一棵出了名的古树,叫鱼木。每年的暮春四月,鱼木都会开一树洁白的花,团团簇簇,碎碎点点,芳香十里。就像人们在四月去扬州看杨花,去日本看樱花一样,在台湾,许多人会慕名前往看鱼木,看她一身的白花。人们在树下伫立良久,或抬头,或冥思,或掬花,感受“风雨并肩处,曾是今春看花人”的浪漫气息。远去千里,为了看一棵树,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呀!就好像是一个老朋友,远在他乡,因为思念而前去探望一样。

还记得那一棵很久很久以前的“苹果树”吗?小时候,男孩在树阴下玩,爬上树摘苹果吃,男孩爱苹果树,苹果树也爱他。男孩长大了,不再待在树阴下,他需要钱去远方。苹果树说,摘了苹果去卖,你就有钱了。于是男孩卖了苹果,离开了苹果树,但苹果树依然爱他,依然等着他回来。男孩回来了,他需要钱娶妻生子。苹果树说,摘了苹果去卖,你就有钱了。于是男孩卖了苹果,离开了苹果树。几年以后,男孩回来了,苹果树上不再有苹果,苹果树说,我没有苹果,只有躯干,你拿去卖了,就有钱了。很多很多年以后,男孩回来了,这时候苹果树没有了苹果,也没有了树干,伤心地对男孩说,对不起,我什么也没有了,只有没用的树桩。男孩说,我不再需要任何东西,我累了,只想靠着你,休息一会儿……

其实,我们都知道,这棵苹果树,并不是真正的树,而是我们每个人的父母。而这个男孩,便是我们每一个人。无论如何,父母倾其所有,使我们快乐。你可能觉得男孩对树很残酷,但这就是我们对待父母的方式。人们爱将树比喻成我们的父母,因为树的高大、伟岸与无私付出。它不论何时,都在那里,坚定不移,为我们驱赶炎热,遮风挡雨。于是,我们说,树是我们的父母,恰如其分。

树是我们的家园,是父母,是知己,而相比于树,我们都太年轻,太张狂。树站得最高,却以最低的姿态生活,所以得到人们的尊重。我们只是树下一过客,依赖树,仰望树,将树的坚定、忍耐与奉献当作榜样。“是非不到野溪边,只就梧桐听雨眠。”离开尘世的纷纷扰扰,与树为友,枕着梧桐入眠,那是一种怎样的恬淡人生呵!

种一棵树,养一个孩子,写一本书,这曾经被我奉为理想的人生。如果能活到霜染满头的年纪,我便在树阴下,看儿孙嬉戏,看小鸡啄食,那便是我充实、完美的人生了。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