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了箭括岭

作者: 王甲午2016年02月04日原创散文

一天,在岐山县祝家庄镇给摩托车加油,见水泥厂的石料输送线路蜿蜒在山岭上,很是壮观,便想去看看,于是和友人上了箭括岭。

摩托车在蜿蜒的山路上喘着粗气往上爬着,一路上我心无旁骛,全神贯注地骑着摩托车。好不容易快到山顶了,在路边找了一处稍平的地方停下来休息。这天是个好天气,蔚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站在山上向南望去,村舍错落,阡陌纵横,远处的太白山头白皑皑,与箭括岭遥遥相望。我打量着这山,打量着刚走过的山路,这就是三千多年前古公亶父由豳迁岐走过的路!这就是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皇帝去麟游九成宫避暑走过的路!

顺着山路朝上望去,见两个山头对峙而立。山路从两个山头间穿过。忽然间,我仿佛看见,山路上沙尘弥漫,一队车马从山上涌下来。他们有的穿着粗麻布衣,有的穿着羊皮棉袄,披头散发,腰缠布带,一派狄俗装饰。最前面的车上坐着一位慈祥的长者,头戴纶巾,身着宽衣大袖,长髯过胸。他应该就是古公亶父吧。他们看见一马平川的 周原,欢呼雀跃,迈着欢快的步子向山下走去。

目光顺着山路向下望去,仿佛看见山下烟尘蔽天,一大队人马正吃力地向上攀登。仪仗队彩旗招展,华盖蔽日。这应该是唐太宗去麟游避暑的队伍吧。

两个队伍在山路上相遇了,我想,两位智者应该有一番交流。在山路边的石头上,两人开始了对话。太宗问道:“敢问大贤,你们在豳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呢?”古公亶父说:“獯鬻戎狄再三攻击我们,要我们的土地和人民,人民都义愤填膺,要和戎狄战,我不愿战,所以避到这里。”“民心所向,为什么不战呢?”“民立我为君,就是要我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安宁。戎狄攻我,就是为了我的土地和人民,人民在我这里与在戎狄那里是一样的。人民为了我去打仗,杀人民的父子而为君,我不忍为。我就引了我一大家人来了。”

(《史记·周本纪》载,古公曰:“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你就这么多家人?”“我一走老百姓都跟着我来了。”(《史记·周本纪》载,乃与私属遂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于岐下。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于岐下。)太宗长拜于地说:“唯斯德,世民不能及也。”

德是什么呢?德就是“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

文王有德,才能决虞、芮之狱,才有献洛西之地,请纣去炮烙之刑。周公有德,才能三行吐握,一心辅国。召公有德,所以甘棠遗爱,流传千古。秦穆公有德,才有了三百岐山壮士韩原救驾。唐太宗因为有文、武、周公之德,在“群下请建离宫”时,“圣上爱一夫之力,惜十家之产,深闭固拒,未肯俯从”。

我去过周公庙多次,总感觉周公庙的建筑很普通,就几座很一般的小庙掩映在山脚下的丛里,不走近还看不见,既不巍峨高大,也谈不上壮丽辉煌,与其周礼之源、道德圣地的身份不太匹配。现在我才忽然明白了,这是爱民力,惜财力,倡俭朴,昭后人,是道德的体现,是文、武、周公精神的化身。

我回头向山顶望去,箭括岭耸入云霄。

啊!箭括岭,你是德的丰碑!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