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席

作者: 陈冬平2016年02月04日生活散文

小时候,我的老家邹岗农村,生活比较清苦。丰盛的饭食、菜肴只在过年和到亲戚家送礼坐席的时候才能享用得到。那时候老是想过年,盼望大人带着走亲戚去坐席。

坐席,庄重且实惠。但凡家里有人结婚、出嫁,孩子满月、周岁、十岁,老人六十、七十大寿等喜事,都要自办宴席款待亲戚朋友,俗称“过客”。“过客”有一套完整的程序,祖祖辈辈都照此执行。久而久之,就形成一套固定的模式。

主家老早就把消息送到各位亲戚家,称为“把信儿”。“把信儿”是有讲究的,需要专人专程到亲戚家里走一趟。不能在路上、街边偶尔碰上说这事,也不能委托旁人捎带口信。

“把信儿”的时候一般不能空着手,要多少带点礼物。要郑重其事地告知“过客”的正式日期。有的喜事是需要“坐夜”的,就是在喜事正式日期的前天晚上去吃晚饭,属于正餐,是要讲礼的,马虎不得。

走亲戚的日子到了,大人放下手中活计和家务,带上小孩一起去贺喜。小孩自然兴高采烈,除了“过客”场面热闹、好玩,可以见到亲戚里年岁相当的小朋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吃到平日里吃不到的佳肴美食。

主家请的知客先生一般都是有名望的中老年人,他们经验丰富,满腹经纶。运筹帷幄,仔细谋划:谁是主客,哪些人陪?谁坐首席,哪个酌酒?是为“牵席”。“牵席”颇有讲究,尤其是遇上亲戚多的大户人家,“牵席”更是大费周章。按理,农村的老规矩早有定规。“娘亲有舅,爷亲有叔”。但是,规矩是固定的,人却是灵活的。老辈人都好面子,讲究礼数。如果知客“牵席”有误,安排失当,本该坐首位的却屈居次席。或者,本该有席位的却被安排在陪客位置。都有可能造成尴尬,引起客人不快,严重的甚至会与主家“竖路”(断绝来往走动)。

为此,多数知客先生慎之又慎,斟酌再三,反复推演,不敢马虎大意,这就耗费大量时间。大凡中午的客餐,一般都会延至下午一两点。冒着热气的菜肴已经端上桌了,知客还在那里煞有介事,扳着指头和东家说这说那。客人们也是拉拉扯扯,谦让不已。小孩子们可等不得了,眼巴巴地望着桌上的菜肴,心里埋怨大人们怎么这么罗嗦,恨不得跳上桌子吃起来。

直到知客先生口干舌燥,亲自把主客牵引到首席。主客感觉谦让礼仪尽到,向大家拱一拱手,欣然坐下。其他客人也就安然入席,宴席正式开始。

开始的菜肴,一般是三样家常菜:莲藕、海带和粉条。菜虽普通,味道可是比家里的要好吃得多。因为办喜事人家的菜肴用的油多,有的蔬菜还用肉汤拌过。小孩子一般是不安排座位的,大人们就用一个小碗随意夹点菜,让他们站在旁边吃。小孩子肚子饿得很,吞虎咽吃两块肉,喝点汤,吃点菜,一会儿就说饱了饱了。宴席进行到中间,还有很多菜没上齐,孩子们就一起跑开玩去了。

宴席上,鱼是不可或缺的。鱼上桌的时候,按规矩要“讲礼”。在“知客”先生陪同下,主家当家人一手拿酒壶、一手端酒杯,逐个桌子敬酒,对客人们说:要你们拖步、花钱,没有什么好菜招待,把酒喝好哈。客人们都站起来,嘴里附和两句,端起酒杯喝下去。与此同时,主家在大门外燃放鞭炮。听到劈里啪啦的响声,远近村民都知道,“过客”的人家正在“出鱼”(上鱼这道菜)了。

宴席上最重要的菜,当数红烧肉。一般是用钵碗装,堆得满满的,显示主家的实力与待客诚意。与现在流行的东坡肉、毛氏红烧肉不同,老家的红烧肉,被切成扁扁的大块,像梳子形状。一般由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来做,油被全部爆出来。加点水,盖上锅盖焖一焖,再用酱油上色。高明师傅烧的红烧肉,色香味俱全,肥而不腻。用筷子夹起来,红烧肉晃悠悠的。

遇到客人实在太多,而屋子空间、桌凳碗筷有限时,只好采用“流水席”:先开满席,让主要亲戚、重要客人先吃。这批人吃完,再开几席,请余下的少部分客人和主家请来帮忙的人就餐,菜品和前席一样,称之为“打复席”。“打复席”的时候,那些先时只是匆忙吃几口菜而跑去玩耍的小朋友们,会被喊回来再吃一些,算是过一过坐席的瘾了。

从亲戚家坐席回来,湾子里的人会习惯性地问:酒席办得扎实不扎实(丰盛不丰盛)?上了几碗汤?你吃了几块肉啊?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