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毛安

作者: 王华镇2017年07月13日来源: 贵州民族报情感散文

白层,历来有“黔桂锁钥”之称,很早就是北盘江上一个商品集散码头,商贾游客、能工巧匠、达官显贵、江湖好汉、武艺杂耍等各类人物来来往往,外界各种信息不断传来,这对与白层仅隔3里多路程的毛安寨来说,各个方面的影响很大。

毛安,是一个古老且较大的布依族村落。毛安到底有多古老,现已无从考察,但从其寨名和寨子周围的山、水等布依语称谓便可知一二。

毛安,布依语叫“卯闇”(意为“银堡”),村旁有相联的两匹坡,叫“红皇坡”“白皇坡”(意为“红衣领主”“白衣领主”),两坡联接的山顶叫“卯香棍”(意为“驻兵之地”)。村子另一旁的一匹山坡叫“姑娘坡”。传说在古时候,村里有一户家境贫困的人家,有一两年,时逢干旱,颗粒无收,生活无着,家母忍痛令其年仅三岁的小女儿到这匹山上去摘黄泡吃,并嘱咐要摘满一摆筒才能回家。小姑娘在山上摘了一天又一天,摆筒却始终装不满,原来妈悄悄在摆筒底抠了一个洞……就这样过了两年,风调雨顺,家里有了粮食吃,其母决定到山上去找女儿回家。到山上四处寻找,边找边喊。女儿听到妈妈的喊声,便在深山回答道:“女儿长了尾巴,尾巴已很长,回不去啰,妈妈……”人说,小女孩已经变成了猴子留在山中,后人便称这山为“姑娘坡”。村边还有“坟堡山”“马井”等地名,从这些称谓,该可知毛安之古老吧。

清末民初,毛安村已有50多户人家,全村有下寨、上寨和大寨之分。上、下寨和大寨之间一条清澈小山溪相隔,溪边有柳井和仙井,井水非常清凉。

毛安寨前有约千亩田坝,毛安河经坝脚流入白层河(北盘江),四周的山坡全系土山,适宜农业生产。民国时,田里面种的是水稻和甘蔗,有上、下两条水渠自流灌溉,两条水渠从什寨脚的小河引来。寨子周围山坡,先是村民开荒栽种玉米、棉花等,同时套种油桐,待油桐长成林后,又到另地开荒如法耕种。这样,毛安及附近村寨所产桐子,产量颇为可观。所以毛安寨建有两座桐油榨坊,专为村民和桐油商贩生产桐油,产出的桐油经白层码头销往广西、广东等地,换取百货等入黔。毛安寨对门的马路上,马帮一天到晚往来,铃声不断,络绎不绝。

每年甘蔗成熟的季节,蔗农们便安装小榨自己熬糖,长得好的甘蔗就直接论颗数卖掉。每年榨糖时节,从贞丰、龙场、者相等地来的糖商、蔗贩就涌到毛安来买红糖、甘蔗,人挑、马驮,把红糖、甘蔗运到贞丰县城、龙场、者相等地销售,有部分还运往兴仁等更远的地方,一天到晚,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解放前,毛安的田地有公产和私产之分,公产田地,人称为“学庄”,学庄田地设有一名把事管理,由把事将田地审批给农户耕种,把事负责收租上缴。当时政府在毛安建有一座仓库,配有一名主任管理,把事每年收得的租粮就缴入此库。

解放前两年,毛安的个别农户还种大烟,但很快就被禁止了。

毛安布依人,民俗比较浓厚。寨神庙(山神庙)是布依人比较敬重的庙宇,毛安寨就有两座,大寨一座,上、下寨共一座,每年“三月三”节都要祭祀,各户户主参加,寨主主持、杀猪祭供。当天10点钟要封村,由摩师用挂上符咒的草绳拦住村子各条路口,不许村外人进入寨子。吃过早饭,村里人不分老幼,都要全部离家到村外沟边、山脚适宜地方停留,村中不能出现人畜声音,待祭祀寨神结束的炮声响后,人们才纷纷回到家里,封村禁令同时取消。青年男女则用这天到处“玩婊”交友。

寨子后山顶上的一座小庙,每年杀狗祭祀,故名“杀狗山”。寨子右侧的一匹山腰也有一座小庙,每年须杀牛祭祀,故名杀牛坡。

毛安寨王姓人家较多,主要有“黑饭王”和“黄饭王”两支。传说在古时候,有一年“三月三”节前,人们到山上摘枫香树叶来煮水染祭祖用的糯米饭(染后显黑色),一王姓人不幸落树而亡。其家人为了纪念亡灵,决定从那以后,不再用枫香树叶染的糯米饭来祭祖,只能用黄色或红紫等其他色的糯米饭祭祖,还决定在许多事中都不能使用或打掉枫香叶。这支王姓从此就被称为“黄饭王”,代代相传至今。而过节用枫香树叶染糯米饭祭祖,建房、打家具等均不忌用枫香树材料的王姓便称为“黑饭王”。

毛安寨的婚俗也很有趣,一般年轻人会先通过“玩婊”的方式恋爱成功后才订亲、结婚。成亲后,新娘有“不坐家”之俗。新婚时,新娘都有伴娘陪着,婚后三天与伴娘一同回娘家住,不住在男方家,从外地嫁入的姑娘,要在毛安寨里先找好一户“托家”。以后,逢年过节、农忙时节或是男方家有大事需要,男方家便派人去把新娘接来,而新娘会在白天帮助做家务或下田地里劳动,天未黑就会跑回“托家”过夜,把事忙完后又回到娘家去。

民国24年(1935年)4月18日,红军渡过白层河(北盘江)进入白层、毛安,国民党的飞机在毛安投下三颗炸弹,其中一颗炸到毛安下寨罗玉坤家的房屋起火,红军马上帮助灭火,罗家只被烧了一间草房,无人员伤亡。红军在毛安短暂停留修整,当天傍晚,就离开毛安向贞丰进发。红军走后,黄明章家过节祭祖时,在自家香炉里发现了银元,才知道是红军拿走他家一点粮食而留下的钱;人们还发现,甘蔗田里每棵被砍走的甘蔗桩上,都放着铜钱,这些也是红军留下的。

毛安村的妇女,多数善于纺花织布,有不少裁衣、刺绣高手,女娃出嫁时的嫁衣、嫁妆全部由这些高手帮助完成。不少家庭妇女还善于酿造米酒、手染土布等。

解放后,毛安寨的发展更快。目前,白层区党、政机关,区医院,区中、小学校,邮电所,银行营业所等等均设在毛安寨,机制白糖厂也建在毛安。

毛安,已是白层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毛安的未来必将更加美好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