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民俗——压岁钱

作者: 李俊杰2018年02月03日来源: 潮州日报情感散文

眼看过年了,想即将迎来喜庆的鸡年,内心满是喜悦。说起来,每次过年自己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既有亲戚拜年相聚的欢愉,又可与朋友谈天说地,而最感特别的,是自己又多了一岁。

日子好了,吃穿不愁,许多人会觉得年味少了些。认同与不认同,它都是客观存在的。毕竟亲朋好友平日也可约见,只不过不是过年罢了。若要让我回忆之前难忘的年味,除了贴红纸、放鞭炮这些民俗传统外,最吸引我的,就是压岁钱了。只可惜,现在自己早已过了那个年纪,可回想起来,过年最令我心动的,莫过于去各亲戚朋友家串门,一表萌态,趁机打着自己“小算盘”。

更特别是,我的祝词百不重样,串门拜年,我都先想好进门的拜年词,让人家面露喜色地就掏出了压岁钱。推让几次,也就收下了。毕竟,背拜年词,又卖萌了半天,这份钱也收的心安理得。当然那时候,还不知道什么是压岁,只知道可以拿这钱去买好多糖果和鞭炮、玩具及玩好多游乐场的游戏。

于是年夜伊始,就开启了“收获之旅”。对周围的亲戚朋友扫荡一圈,一路下来,可谓是“红”色可餐。更特别的是,有时出了腊月门,还能收到‘意外的惊喜’,那种感觉简直美妙至极。

当开启“压岁之旅”时,最喜欢去二姑家,只因她从未忘记给过,且给我的礼物都是我特别喜欢的。大二那年,“压岁钱”已经收的不多了,母亲也告诉,你就要踏入社会了,不能再要人家的压岁钱了,但那一年我还是“收入不菲”。

不觉间,十多年过去了。“压岁钱”也变成记忆中的年味,很快地,角色也互换了,同学朋友相聚时,许多都有了孩子,改是以后“角色互换”了。说归说,倒还没开始,我这样未雨绸缪,却也略显智慧。毕竟多赚一点,就能在迎来“压岁浪潮”中不打怵,而多给予别人,看似是人情往来,真切体会才明白,那是给予自己的。只因别人回的总会比自己要多,这也就是过年传统习俗中的拜年。

在贫瘠岁月里,过年才意味着穿新衣、吃好饭、拿压岁钱,而现在,大街小巷洋溢着过年气氛,红红火火的商场堆满各式各样的年货,川流不息的街头涌动着购买年货的男女老幼,临街的店铺里也播放着祝福新年的旋律……这样的感觉,真美!很喜欢演唱会上,狂热歌迷举着“摇滚不死”的手势高喊:“摇滚万岁”。而对于越来越丰富的现在生活来说,有越多选择也就更该多珍惜,有些民间风俗或许做的少了,可它依然还在,它依然有着独特的魅力。在鸡年钟声即将敲响之时,我只想说一声:“活在当下,我的年味我做主!”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