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琴声

2013年01月06日情感文章

初冬的夜晚,借着皎洁的明月来到苍原河畔,不远处传来一阵阵悠扬的琴声,随着琴声的渐行渐近,似乎听到了泉水地叮咚,看到了阿炳在诉说着人间的沧桑……

走上彩虹桥,借着光带的映照,看到了一位布满皱纹的老人,手里握着长弓,熟练地拉着二胡,时不时的晃动着身躯,聆听着音准,周围人们无不投去一双双惊疑的目光,像雾一样在攒动的人头间缭绕。没有了喧哗,只有这悠扬的琴声在桥上漫散索绕。是因为这酸楚的旋律,还是这种特殊场合下的演奏?人们把目光一齐投向了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我想,这淡淡的乐曲声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吧!它总是能够在不经意间创造着一种氛围,制造出一种意境,让我们得以放下匆忙的脚步,驻足停留。记得在威海学习的时候,我第一次在音像店里听到这首曲子,听课之余匆匆跑到那家音像店,急着购买带有《二泉映月》的那盘磁带,真没想到所有的带子全部销售一空,店里的女服务员看到我十分急切的样子,主动让我留下电话号码,并帮我找到那盘带子,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不一会儿,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形成的圆弧把他围了在中间。一个小女孩走上前去,把一枚硬币放在他的脚边。他抬起头,淡淡的笑着。小女孩也笑笑,问着:爷爷你会拉《宝宝贝贝》吗?他摇摇头,调整了一下姿势,奏起了一曲欢快的《歌声与微笑》,琴声热烈、明朗,悠扬的旋律在他的指间奔腾跳跃。有人打起了节拍,桥头的气氛由沉闷而变得活跃起来,皎洁的明月暖暖地照着,漫过彩虹漫过人群,停留在他的脸上。我看到,他的左脸颊靠近眉头的地方有一条淡淡的伤疤。

在围观的人群中,有人递过一杯热水,他接过来,喝下,依然笑着,一脸灿烂。

一曲终了,有人送来一把椅子。他点点头,坐下,试了试弦,满怀深情地奏起《我的祖国》的旋律。人群里响起了和声,很快,潮水一般的歌声便在四周荡漾开来。彩虹桥变成了歌的海洋,人们忘却了寒冷,忘却了你我,拍着手大声唱了起来:“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一首歌曲标志着一个时代,它琥珀般地凝固了历史,记住了一个民族奋发的力量。那么我想,它也就一定可以记住今天这个皎洁的夜晚,记住这些让我们倍受感染的旋律吧。

一阵阵呼啸而来的喇叭声,迫使他收起二胡,捡起地上那枚硬币,笑着,放在小女孩的手里,慢慢向北走去。

就在他弯腰提起背包的那一刻,我突然看清了,他的眼里噙着泪花……

我不知道他该有着怎样不同寻常的经历,但有一点我是清楚的,他从我身边蹒跚走过的背景,一定会长久地定格在我的脑海,陪伴着我,趟过岁岁年年。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