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豆芽琐说

作者: 渔也2016年09月30日散文随笔

豆腐,可以算得上古代四大发明之外的第五大发明,是祖先巧手慧心发明出来的别致佳肴,也是民众食用最广、最大众化的烹饪原料之一。

漉珠磨湿霏霏,

炼作琼浆起素衣。

山匣字愁方璧碎,

忧羹常见白云飞。

蔬盘惯杂同羊酪,

像箸难挑比髓肥。

却笑北平思食乳,

霜刀不切粉酥日。

这是清人张劭所作的《豆腐》诗。作者在诗中淋漓尽致地诵咏了豆腐这一中国传统食品。长期以来,豆腐在民众的食品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但丰富了人们的饮食,满足了口腹之欲,而且有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的医疗价值。可以说,豆腐是美味中的大仁者,古代的贫民和皇帝同享的美味恐怕只有豆腐了。

豆腐起源于何时何地?又是谁创造发明的?历史文献没有记载,因此众说纷纭。《齐民要术》是我国最早记载农产品加工的系统农书,却没有涉及豆腐。公元前二世纪由淮南王刘安创制一说,元、明、清时期流传颇广,但有待考证;具有世界权威性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列有“豆腐”专条,认为始于汉朝,把豆腐起始置于400多年的跨度中,并未断言何人、何时所发明。据《豆腐制造源流考》一书介绍,可能是五代的时候,即九世纪或十世纪这段时间里发明的。这可能成了中华文化历史之谜。

与豆腐同根同源的要数豆芽了。制作方法很简单,用黄豆放入特制圆形木桶或蒲包等漏水透气的盛器中,避光保温,经常洒水,促使其发芽,芽长四至六厘米时即可食用。沙上人对豆腐和豆芽情有独钟,平时能吃到它们,简直是大快朵颐,乐在其中。甚至过年祭祀祖先的“正餐”,也少不了要用青菜、豆腐和形似如意的豆芽寓意后人做事能清清白白、如意吉祥。

做豆腐,要将干黄豆经水浸泡、磨细、滤净、煮浆,再加入少量凝结剂,除去过剩水分方能制成。沙上豆腐有两种:一是盐卤豆腐,俗称老豆腐;二是石膏豆腐,俗称嫩豆腐。过年豆腐一般都是盐卤豆腐,经得起搬动,冬天浸在水里可以吃好几天。做盐卤豆腐则用卤水做凝固剂,豆浆烧沸后倒入牛头缸里,点卤者就左手拿着壶口很小的卤水壶子将卤水成一条线状慢慢倒入豆浆里;右手则拿着一把长柄小铜勺不停地轻轻搅动,待豆浆一旦泛出豆腐花,立刻停止点卤,盖上木板保温,让其继续凝结,约半小时即可上箱成形。

豆腐和豆芽成为沙上人家不可或缺的过年必备食品,或许源于历史文化的影响。不过,平时家里是不允许做豆腐的,只有遇到办丧事时才可以做。而过年的时候,几乎家家都要做,这已成一种习俗。所以每年除夕前,就是做豆腐、渥豆芽的日子,也是最为忙碌、最为热闹的时候。清晨,男人们就会挑着水桶里的浸泡黄豆和几捆麦秸草,三五成群,前前后后,喊着号子,匆匆向豆腐坊赶去。傍晚,豆腐出来了,空气里充满豆腐的清香,看着这热气直冒的豆腐,也会情不自禁地抓起一块放到碗里,再撮上一筷酱趁热吃起来,此时的滋味,那可真是可口可乐了。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