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情蒙山

作者: 平子2017年03月23日来源: 农村大众散文随笔

去过蒙山云蒙景区的人大都迷恋她雄浑的气势、壮观的林海、柔媚的飞瀑,而我却独独喜爱她的性情。

蒙山本色。她虽号称“亚岱”,但却仿佛是一位素颜的美女自信得无需雕饰。蒙山几乎没有石刻,也少有历史人文景观,尽管开发者考证出了孔子登临,鬼谷子山中斗法等故事,但很少有游客主动向导游讨教。人们好像更愿意亲近她满眼的绿,柔顺的风和无声的云海。可以说,蒙山给所有游客都留着白,任由他们在心灵里标记。谁说出来旅游就是寻找古人与历史的痕迹?你看,那走在全长3999米圆松木栈道上的一对小情侣,他们不是正在编织自己爱情故事吗?相信若干年后,他们还会在这份幽静中找到只属于他们两个人的“人文景观”;那轻快地在登山台阶上跳上跳下的一家三口,是不是也在演绎着独特的幸福童话?还有那坐在1200米长蒙山索道上的一对银发老者,他们飘然于绿色之上,目光共同集于远方,是否是在金婚日里找寻记忆?本色的蒙山就是让如你我一样的平常人,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故事。这大概是蒙山最吸引人的地方吧!

蒙山热情。她会主动与你交流。一进蒙山,这里纯净的氧气就会渗透进你的肺和气管,让你下意识地深呼吸。于是,不知不觉间,你和蒙山完成了第一次沟通。据检测,蒙山空气中负离子含量为每立方厘米220万个,是空气中负离子平均值的4400倍。因此,在蒙山,你无需矜持,只管吐故纳新,尽情地娇宠你的肺。然后,久居城市的你会感到原本受到束缚的身与心突然得到释放,似乎长高了几分,人也自信起来。这种感觉,登泰山时是找不到的。因为泰山上帝王和文人的石刻似乎时刻都在提醒人身份上的差异。笔者前不久无意间看到十年前在泰山上的留影时,这种感觉更强烈:几乎所有照片的背景都是些印象不深的石刻。而每张照片无论是采用了怎样的摄影角度和技巧,人都显得很渺小。是啊,石刻太巨大,背后的题写者也太有分量。所以,个人感觉,泰山如远方的贵戚,试探一次就得保持距离。而蒙山便如可以常来常往的邻居,高兴了,伤心了,紧张了,放松了都可以常去看看。

蒙山深沉。她远离浮躁,再热的风也难吹透她。笔者四月中旬去的蒙山,一行几个同事在济南上了车就开始后悔没带短袖,可到了蒙山入口立刻清凉起来。同样的春风,虽然也吹绿了山脚下的,吹开了黄的紫色的花,却没有吹透蒙山。坐上索道,府瞰山体,这种感觉更强烈。山脚下的梨花开得正旺,半山腰的柳树却刚刚冒芽,待到山顶,则只能看到有些光秃的松枝了。夜晚入住蒙山会馆,只听窗外松涛阵阵。此刻,再浮躁的心灵也会平静下来。盛夏更是如此,记得2008年7月,一个“下火”的日子,当我们汗流浃背地爬到半山腰时,却见摆摊的蒙山大嫂正穿着羊毛衫悠闲地整理货物。这情景让我们回到济南很多天后,仍唏嘘不已。

蒙山率真。她似乎知道老百姓们最想要什么。蒙山有一处着名的景点叫雨王庙,常年香火不断。传说雨王是神农时代的一位雨师赤松子,来到蒙山,“祈雨辄灵”。蒙山为什么要擎起一座如此贴心的雨王庙?她大概率真地认为,对老百姓来说,什么也不如风调雨顺更实在。

呵!本色、热情、深沉、率真,构成了蒙山的真性情。游蒙山,赏美景,不妨再细细品读一下她的性情。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