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这片“红土地热土地”

作者: 舒国兵2016年04月29日原创散文

数日前,怀着一份好奇心,翻开了姚元和先生的这本《红土地热土地》。当夜,伴着阵阵秋雨,品读完结尾的两章,完成了这片神奇的土地之旅。忽然发现,心里多了几分复杂和沉重。

都说看一本书要站在作者的角度,设身处地将自己当成作者或者书中的主人公,把自己放置在书中的时间、地点和环境里,才能体味作者的心境,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由于时代的不同以及文学修养的差距,我当然没法将自己当成作者去融入了。不过,幸运的是,我出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在作者笔下的这片红土地上,我刚好度过自己的童年。虽少不更事,但彼时的一些所见所闻,现在细细回想,倒还真如作者所描述的一样。借着这么一丁点的命运交合,带着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心态,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拜读完此作,也顺带道一些心里话。

《红土地热土地》是作者花费了一年多的心血创作的一部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坦率地讲,一直以来,自己读书甚少,更别提类似本书题材的“冷门货”,基本上之前就未接触过。如作者自己所言,在那个年代,此种题材的书很难成为文学界所谓“主流”的卖点,也很难得到以赚钱为终极目标的书商们的青睐。可是,当读完这本书,我的心沉寂了。并不是觉得看完之后索然无味,相反的,是被书中纪实手法的描写所吸引,被一个个鲜活而真实的人物所打动,被一件件浮现于眼前的事迹所震撼。我相信,任何一位读者,只要稍微还有那么一点对文学的崇敬和热爱,都会被本书所展示出的精彩深深地折服。与作者感同身受,这是一种责任的呈现,一种历史的担当。与时下社会充斥着的各种浮嚣尘上的世俗读物相比,我想说:有所精神承载的书才是好书,饱含文学意义的书才是一本有价值的书,才能堪称一部作品。

长篇纪实文学,着重在于“实”。作者创作的意图实,取材实,描述的内容和过程更实。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红土地上,那一个个奋战在“抗贫”前线,平凡而又执着的英雄人物:黄家夫、邹助人、张志祥、李改、罗观育、罗正金、王功权……或身居高位或扎根基层的国家干部:杨汝岱、张荣途、秦叙森、陈俊生……类似这样的功勋人物在书中还有太多太多,罗列不完。他们各自的事迹,在红土地上这场波澜壮阔、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每一个都是闪光点,每一个都是一座不朽的丰碑。

看到这些生鲜的事例时,我内心便有一个声音:是什么让他们能有如此般拼了命似的干劲儿?是什么让他们能如此般心甘情愿、毫无怨言地付出?读完全书,内心已对这个问题有了最坚定的答案———信念!愚以为,信念是一个人最为珍贵,也最为难得的一种精神存在,它比任何的思想情绪、内心慰藉都要强大很多。如同革命战争年代的仁人志士舍身取义一样,他们之所以能够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所有奉献给事业,奉献给社会,奉献给需要他们的地方,甚至不惜抛妻弃子,舍弃生命!根本的,就在于平凡的他们都有一种“不是贫困灭,就是自己亡”的信念,政府官员都有一种“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死”的信仰,是这种浸入心和骨的精神支撑,让他们能够在历史的风沙中屹立于人生之巅。

《红土地热土地》是一部黔江地区的发展史,是一部黔江人民的抗贫、脱贫史,它所体现出的黔江人民执着追求的信念,所承载的黔江精神,是我们新时期发展更需要牢牢坚守的。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