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

作者: 王国华2016年05月23日原创散文

嘉庆皇帝即位后,曾发布一道上谕,禁止王公大臣进奉“如意”。满洲旧俗,凡值年节,臣子们必进“如意”于朝,取“吉祥如意”之彩头。嘉庆说:“诸臣以为如意,在朕观之转不如意也。”但《述庵秘录》中载:“太后帝生辰三节,王大臣督抚等例进如意(督抚现任者有此制,开缺不能)及贡物,由内务府内监等递进”,此处的“太后帝”指的是慈禧和光绪。看来,嘉庆的政策并没有延续下去,他死以后,“如意”又成了必进之物。

中古社会,如意曾是一种非常普及的玩意。若有机会到故宫,你会看到形式各异的“如意”。王室公卿家里,肯定要有几件如意,平民百姓家中亦常见。但在今天,知道“如意”这种东西的人不多了。那么,如意到底何物?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柄,柄上安一个头。聪明人恍然大悟——这个形状很像锤子嘛!恭喜你,答对了。但如意的性质与锤子截然相反。同样是刀,一个人手拿杀猪刀向你走来,你会看到满脸煞气;如果他拿的是水果刀,你就明白他是要削水果给你吃。同理,有人掂个锤子跟你聊天,你一定想着赶紧离开,若是他(她)拿着一把如意,彼此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如意粗线条类似锤子,但比锤子妩媚得多,其柄有扁有圆,或直或弯,材质有金、有玉、有银、有铜、有沉香木,贫寒人家也有用竹子和普通木头的,一般还要在柄下打一孔,穿一坠饰,更使其女性化;柄上之头,有的与柄天然一体,有的是后安上去的。

如意的来历,说法不一。有的说源自印度佛教。法师讲经时,常手持如意一柄,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如同臣子觐见皇帝时手中捧着的笏板,今天下属见上司时必拿的笔记本一样。也有的说,如意最初是一种武器,或者是带护手的短剑。喝酒碰杯,本为预防敌人在酒中下毒,借碰杯之机把酒洒到对方酒杯中一点,后来成了礼仪,如意大概也是如此,逐渐由武器变成了伴手物。不过,更多的人以为,如意是痒痒挠的变种。开始是痒痒挠,后来不断装饰,改变花样,称呼也由通俗的“不求人”变成文雅的“如意”。后面这个说法,应该更可信。因为我国历来卫生习惯不好,多少天都不洗澡。即使皇室条件优越些,也难保证天天洗浴。弄个“如意”在手里,方便随时搔痒。

为什么“如意”消失了呢?

我觉得,这与其材质和装饰越来越艺术化,实用性越来越差有关。一种东西,多少总要有点用,如果一点用都没有,即使再艺术,名称再好听,最终也要被淘汰。当然,卫生条件的改善或许也是“如意”出局的原因。

照应开头,讲讲嘉庆为何禁奉“如意”。原来,乾隆立嘉庆为太子时,和珅第一个得到消息,赶紧送了一柄“如意”给嘉庆通风报信。嘉庆即位后,担心和珅将此事泄露给史官,万一载入史册,将为后人耻笑,遂下达禁奉之谕,是为釜底抽薪。这也算一则有关“如意”的轶闻吧。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