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武

作者: 丁明烨2016年07月01日原创散文

儿歌曰:三节棍,大砍刀,流星锤,长梭标,翻跟头,大虾腰,蹲马步,铁掌抄,锤贯顶,蟠龙搅。一个招式没做好,叽哩咕噜摔两跤。

鲁西南地区习武之风甚浓,尤其是有水浒故里之称的水泊梁山,更是闻名遐迩的武术之乡。俗话说,喝了梁山的水,都会伸伸胳膊踢踢腿,当地尚武之风甚浓,青年人个个都会个三招两式的。

练武贵在坚持,讲求“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习武者不分男女老幼,上至八旬老翁,下至三岁孩童,连那些姑娘媳妇也常耐不住手痒,挥动木杈扫帚比试一番。公社生产队时,村上每有打堤、挖河任务,出发时除带上被揉铺盖锨锹等工具外,还要多拉一地排车的刀枪棍棒,供村民们工闲时演武使用。

当地流行的武术流派主要是少林拳派与水浒拳派,洪拳,罗汉拳,梅花拳,佛汉拳等等,主要以地方拳种为主,有祖传的,也有地方拳师自编自创的。祖传拳种强调运气发力,重视基本功锻炼,入门往往先练站桩,不站桩,底盘不稳,发力便不到位,待站上一两年桩,腿底下有了根,师父才传授功法和套路。在功法和套路方面,更重视功法训练,俗话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因此,民间武术更讲求养生健体,格斗搏击功能倒在其次。

师父教徒弟首重武德,从社会的角度看,一个人如果学了功夫,而没有武德,容易打架斗殴,惹是生非,欺行霸市,从而祸害社会。而从功法的角度讲,若一个人心不正,则气不正,气不正则无法打通经脉,经脉不通则身体不能转化,功夫就出不来,无论如何难以成就。农村把功德圆满称作“成手”,师父们常说:“奸诈之辈永远不会练成手!”或许,这也就是《射雕英雄传》中,许多高手千难万苦练不成的武功,憨厚朴实的郭靖可以轻而练就的原因吧。

随着八十年代武术热的兴起,当地武术运动更是蓬蓬勃勃、轰轰烈烈,一个小县城,仅武术学校就二十余家,为全国武术院校培养了许多武术冠军。邻县郓城县的宋江武校更是红红火火,当时学员达到几千人,排演的节目《狗娃闹春》还上了春晚。

如今,法制越来越健全,武术的防身功能也派不上用场了,再加上全民经商大潮的冲击,村上人个个琢磨着发家致富,有兴致习武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倒是形形色色的武术擂台赛、争霸赛,风风火火,热闹非凡,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其实,武术的本质是防身健体,修德养生,以盈利为目的的散打争霸,争名逐利,已与武术的初衷相去甚远。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