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人的压岁钱

作者: 罗冬蕊2016年09月10日情感散文

童年的印象中,新年发财,就是“新年来了能发财”。第一次拥有新年的意外之喜,正是在开始收到压岁钱的那年春节母亲和表姨是村里仅有的两名“吃国家粮”的人,所以,能够在过年给得起压岁钱的,也只有我们两家。

每到春节临近,我们就格外盼着见到表姨,用意不言自明。我们姐妹仨,每人2元,表姨得付6元,这相当于她工资的三分之一。而表姨只有一个女儿,她只能收2元,这样,每年表姨都得多付4元。为此,母亲总有些过意不去,每年都想办法用别的方式还上这4元,而表姨又说什么也不肯要。2元钱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可以给我们买好多小人书、冰糖葫芦、鞭炮……但往往没出完年,小口袋里早空空如也。那时我们好盼望长大,因为只有成了大人,手里才有花不完的钱。

直到自己做了母亲,我才知道另一个情况:母亲和表姨给压岁钱的对象,远远不止我们几个孩子,还有双方的亲戚,主要是一些老人。但老人们多半舍不得花,会将钱留着给家里条件最困难、年纪最小的孩子。为了应付过年的压岁钱,母亲们从半年前就开始省吃俭用,为的是让村里的亲人们过年时都图个“新年发财”的吉兆。现实的新年,于她们而言,不是发财,而是退财。

那一年,父母正式退休,给老少两代人打压岁钱的接力棒也开始传到我们手上。这时候,村里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压岁钱的对象和数额也越来越大。去年过年,应付完村前村后的一切,将最后一个红包交给母亲时,母亲却悄然在里面加上200元,反给女儿了。我说什么也不干,坚持要母亲收下。母亲解释说:“现在有退休金,够花了。现在年纪大了,吃不了,用不了,还不如交给你们,让家里的新年多些吉祥和快乐。”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在淘气的孩子们眼里,压岁钱是永远不够花的;而在年迈的父母眼里,压岁钱是永远花不完的。父母们年轻的时候,是家里最缺钱的时候,也是他们最能享受生活的时候,但尚未懂事的孩子们,缺了最关键时刻的孝心。  

今年新年,我准备带上年迈的父母,到外面过一个旅行年,尽管这份孝心有些迟到,但我相信,这会是一笔令他们最开心的压岁钱。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