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筒

作者: 陈三农2016年09月19日情感散文

我喜欢写信,喜欢用笔写信,喜欢日记式写信。

很多年前,我在新疆工作时经常出差。出差时,经常带上不少信纸和几张贴好邮票的信封。那时新疆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汽车,我出差时的工作地点遍布东南西北的公路线上。我走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写好一部分后,就括弧注明日期,时间,地点。写了几天后,找到一个邮筒寄出即可。

后来我调离新疆,来到张家港工作一段时间后退休了。虽然再也不会出差,但仍喜欢给在上海的女儿写信。于是,一沓信纸被放在了写字桌的抽屉里,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我就取出信纸写上几句,最后仍是在括弧中写明日期和时间。我住在云盘路西首,很快就在东首暨阳菜场对面找到了邮筒。不想,前几年这只邮筒被拆掉了,我只好在白天或步行,或骑车,或乘公交车去杨舍西街邮局寄信。某一天我路过市二中,发现了一只邮筒。我仔细端详这只邮筒,是和上海的老式邮筒同一款式,又旧又脏,邮筒上写有:“开箱时间10:30”。国庆节前,我又光顾了市二中门前的这只邮筒,一到筒前,我的眼前一亮,邮筒焕然一新,深绿色油漆漆得锃亮,干干净净。邮筒身上那块白锯皮的本来翘起的第四只角已经敲平,补上了螺丝固定。我很高兴,因为这不仅说明了这只邮筒还在继续正常发挥功能,也说明了这只邮筒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不会拆除的。

尽管相对来说,现在痴迷写信,通过邮筒寄信的人可能已经越来越少。但我坚持认为,当双方看到对方熟悉的笔迹,都会有熟悉的特别感受,这是其他联系方式无法体会到的。我不禁发自内心地感谢市邮局,感谢邮递员同志,不管哪一天都会来到这只邮筒取走信件。

今年夏天我在电视上看伦敦奥运会,发现伦敦街头的邮筒还不少,款式古朴,基本和市二中门口的那只相似。我看到后想:假如在我市步行街、杨舍老街等地,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放上一个邮筒,在邮筒附近建一个小邮亭,出售印有风景,饮食,工艺品等的明信片以及其他小纪念品等。无论是本地市民,还是外地游客,路过此处,兴致所至,买上一张明信片,写上几句祝福,“放”进旁边的邮筒,也是一种情趣。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