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条鱼一盘菜

作者: 李建军2016年11月01日生活散文

花果山下的猴嘴镇,离市区十余公里,是淮盐主产区台北盐场场部所在地。近年来,每到春季三四月份,市区的美食行家都会为品尝“小滴跟”而奔向这个小镇。

“小滴跟”是一种不知名的鱼类。即使是连云港当地人,见识过这种鱼的也并不多。几年前,听说猴嘴镇几家饭店的“红烧小滴跟”卖到五六百元一盘,我着实感到吃惊。于是,随朋友李先生专门去了趟猴嘴镇,见识一下正宗的“小滴跟”。

李先生的老家就在盐场,不少亲戚在猴嘴一带谋生,有个连襟在镇上开了家餐馆,“红烧小滴跟”是店里的招牌菜。

一进猴嘴镇,便看到一些餐馆的门口打出“小滴跟”招牌,有的写成“小的根”或“小敌根”。我有点纳闷,问李先生,为什么会写法不一?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后来,我又问了几个当地人,才大致弄个明白。

“小滴跟”这种叫法,本来就是盐场一带的土话,各种字典、文献均无记载,所以据其读音,写法各异,都没有错。“小的根”,可以理解为小小的命根子,鲜嫩得很,令人垂涎三尺;“小敌根”,则多少含有风味独特、天下无敌的意思。不过,把它写作“小滴跟”,我觉得更符合这种鱼的特性。

台北盐场地处海州湾沿海,这一片海域盛产鱼虾,叫上名、叫不上名的数不胜数,其中有一种蚂蚁大小的虾子,叫“蚂蚁虾”(当地俗名)。这种小虾喜欢成群结队随着水流往前赶,因此当地流行一句谚语,叫“蚂蚁虾滴流”,是取笑小孩子总是跟在大人屁股后面走,有随大流的意思。而“小滴跟”与“蚂蚁虾”有一样的习性,也会滴流跟进。

在李先生连襟胡老板开的餐馆,我头一回见识“小滴跟”。应该说,有一种似曾相识感觉。“小滴跟”看上去像个缩小版的沙光鱼,比本地另一种“小肉狗”鱼还要小一号。沙光鱼和“小肉狗”在海州湾沿海较为常见,而“小滴跟”头大尾小,圆溜溜的身子,连头带尾才有一寸长,至少要二三百条才能做一盘红烧大菜。说实话,即使我以前见过,也因为它太不起眼了,根本就没有引起我的注意。

与胡老板等人交流后,对“小滴跟”的特别之处多了一些了解。“小滴跟”之所以珍贵,首先是因为它的生长区域特殊。每年三四月间,只有台北盐场才会有“小滴跟”出现,与此相邻的淮盐其他几大盐场却几乎看不到它的影子。原因是台北盐场属于堆积性海岸,每年都会派生出上百亩滩涂。这里的沙化土质和半咸半淡的“阴阳水”给各类鱼虾的生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再者,“小滴跟”是永远长不大的鱼,其生长周期只有短短的两个来月。每年第一场春雨过后,它会悄然出现。起初,约半寸长,栖息在水流口的低洼处觅食。捕鱼者循着水流而来,用细眼网具捕捞后,直接送到餐馆。

“小滴跟”在沙土水域生长,喝的是清洁流动的水,身体呈半透明状,显得特别干净。人们烧制“小滴跟”前,不必清理它的内脏,吃的时候,也是整个儿吃下,无需吐刺。几场春雨过后,“小滴跟”逐渐长大,吃在嘴里有种淡淡的苦味,这时的价格就会下滑。尽管如此,食客还需提前预约,否则是没有口福享用的。大约延续个把月时间,“小滴跟”就会逐渐从餐桌上消失,也给人们留下了对来年的期待

随着城市的扩张以及盐田的开发利用,可供“小滴跟”生长繁衍的水域日趋狭小,加之人们没有节制的捕捞,也许要不了几年,“小滴跟”就会越来越少,并永远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