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包子香

作者: 王波2017年01月04日来源: 荆州日报生活散文

在雨声中迷迷糊糊醒来,看到时间紧迫,匆忙洗漱后赶去上班,路过包子铺顺便买早点。正在口袋里掏零钱,老板娘说:“你是要两个鸡汁包,一杯豆浆吧?来不及就明天来给钱。”我应声说好便拎着早点走了。

赶到单位,回想起包子铺老板娘的话,顿时心里暖暖的。或许是因为下雨,她看我行色匆匆,便让我改天付钱,但我惊讶于生意繁忙的她竟然记得我的口味和喜好。

我光顾的这家包子铺由一对年轻夫妻经营,年纪与我不相上下,丈夫在后台忙碌,怀孕的妻子挺着肚子在前台收钱卖包子。有一次路过包子铺,听见老板说:“坐到歇哈,今儿人少。”熟悉的乡音传来,勾起我的好奇心,便过去询问老板是哪里人。一问,果不其然是监利老乡,又问有没有糖包,有点失望的听到没有,便买了两个鸡汁包和一杯豆浆,之后我就隔三差五在包子铺买早点,一是照顾老乡生意,二是可以说监利话。估计老板娘记住了我这个老乡,而且每次都是固定搭配,所以知道我要买什么。她的用心,着实令人感动。

记得十八年前,邻居张大爷在巷口撑起遮雨棚,架起煤炉,放上蒸笼,摆好案板,一家简易的包子铺,热气腾腾的包子,方便了街坊四邻吃早点。那时候,张大爷要提前一天用食用碱发面粉,凌晨起床和面,将肉馅拌好,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后,差不多天亮开始蒸包子。早起买菜的大爷大,或是上班上学的大人小孩,路过包子铺都会顺便买点。包子多是肉包、菜包、糖包,不如现在的品类繁多。后来,我因在外求学,光顾过不少品牌包子铺,吃过如豆沙包、奶黄包之类的新式包点,但家乡的糖包仍是挚爱。那种红糖在蒸过之后流出的浓稠的糖水,和着麦芽甜味,吃起来真是人间美味。

在外从事包点生意的监利人不计其数,年年回乡过年都是满载而归,小洋房、小汽车都是起早贪黑、辛勤劳动的收获。在我身边也有从事此类行当的亲友,他们用勤劳的双手、精湛的手艺创造美好生活,他们或许没有公司职员、上层精英的学历、地位高,对城市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富强的贡献或许并不明显,但却是多少个家庭的希望,多少个孩子的牵挂啊!

俗话说“人勤地不懒”,意思是农民勤快肯干,土地也不会懒惰,庄稼也会丰收。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资源,包点手艺则是监利人生存生活的一大本领。,监利人靠手艺吃饭,传播着荆楚美味,点缀着监利游子的异乡生活。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