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岁上高中

作者: 管玉斌2017年04月22日来源: 云南网情感散文

两年的附设初中很快结束了,毕业那天学校特意熬羊汤锅作毕业餐。吃饭的时候,老师、学生的心情都很压抑,有几个同学还哭了起来。想到班上大部分同学的读书生涯就此止步,心就像这里的天气一样冷凉,小小年纪便经历人生第一次分别。

1978年,我13岁。富源三中在富村不远的八角山下,成立于六十年代末,老师是从各地抽调来的骨干教师,好些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印象最深的是语文老师,北京人,满腹经纶,听他用普通话上课是一种享受。特别他饱含深情地朗诵《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更是让我们潸然泪下。

学校还有个粉笔厂,是由一个下放改造的化学老师建起来的。办粉笔厂算是发挥他的特长,生产的粉笔供学校用,可以节约一笔不小的开支,富余的还可卖给别的学校,增加收入。我们到过他的“车间”,桌子上摆满了各种玻璃器皿,中央有一台加工粉笔的机器,包装好的粉笔整齐地码在墙角。他热情地给我们讲解粉笔的化学成分、生产流程,还让我们操作机器制作粉笔。走的时候他送给我们几只彩色粉笔。后来听说他在落实政策后很快就被一家大型化工厂聘为工程师。

遗憾的是我在三中只读了一个学期,因父母工作变动,我们家从富村搬到十八连山。我和读高二的哥哥也转学到富源一中。

我们家在富村生活了八年,我读书也从这里开始。偏僻的山区上学条件虽然艰苦,幸得有一批敬业的老师为我们播撒知识和希望,让自己知道在这大山之外还有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回想起来庆幸自己的幸运,而这种幸运也只属于那个特殊的年代。

到县城读书离家更远了,头一年还有哥哥照顾,第二年哥哥毕业后只能自己应对一切。从洗衣服洗被子到钉纽扣等等都要学着做。好在这些都不难,自己学得也快。在一中两年多高中的住校经历磨炼了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

从读小学开始,自己就喜欢画画,一直没有间断。到高二时,对绘画兴趣越来越大,课余经常画这画那,画同学,画校园风景。我们班的黑板报都是由我出,每一期都因版面设计新颖,图文并茂引来一片赞赏。渐渐地同学老师都知道我的绘画才能,班主任也鼓励我今后去考美术学院。但化学老师却不以为然,他经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希望我们都能从理科发展,今后会有更稳妥的工作。在一次上课中发现我在作业本上的画,抓起来就撕了个粉碎……

唉,他不理解我的志向,我也确实辜负了他的期望,走上了一条追求艺术的道路,工作也稳妥。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