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出视线的叫卖声

作者: 树根2017年05月10日来源: 邢台日报情感散文

小时候,叫卖声犹如世间最动听的音乐,不时地萦绕在农村人的耳畔。但随着改革开放的逐年深化,物资供应富足了,商品流通渠道通畅了,这些熟悉的声音也渐渐地淡出了视线。

那时候,农村还比较贫穷,物资短缺,商品供应不足,民生相对贫苦。应运而生的叫卖,为百姓的日常生活平添了便利,同时也为叫卖者提供了赚钱谋生的机会

那时候,在繁杂的叫卖声中,有卖食物的,也有卖杂货的,还有不卖东西卖手艺的。那叫卖声就像悦耳的地方小调,清脆婉转,抑扬顿挫,蕴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道的风土人情。

记得,天刚刚亮,门口便响起敲着梆子“卖豆腐”的叫卖声,贪嘴的小孩子们争先跑去,用小半盆粮食换回一大碗嫩呼呼的豆腐,加点盐调匀做成特色凉菜,让全家美美地吃上一顿。对于敲着小铜锣“卖香油”的叫卖声,小孩子们不感兴趣。可是听到“大糖葫芦儿”、“甜年糕”和“嘣棒子花”的叫卖声,会紧紧地围上去。

卖杂货的叫卖声,很受大人的欢迎。“卖针头线脑”的叫卖声会喊出很多女人争先选购,那时的女人们的手都很灵巧,做起针线活来有板有眼。“肥猪崽呀”和“小鸡儿喽”的叫卖声会唤来不少大人讨价还价,那时家家户户都需要养头猪、养几只鸡来卖个零花钱。可是,当“换泥娃娃”的叫卖声响起时,活蹦乱跳跑过来的再也不是那些大人们了,而是我们这些小孩们拿着烂头发或破铜烂铁争相换取自己喜欢的泥娃娃。

卖手艺的叫卖声不比卖东西的叫卖声少。最受家庭主妇们欢迎的是“磨剪子喽抢菜刀”、“锔盆子锔碗锔大缸”和“焊锡壶”的叫卖声,那时生活条件不宽裕,东西用旧了或用坏了,都舍不得扔,都是让手巧的艺人们帮着修好再用,勤俭已成为当时人们的一种习惯

小时候那些熟悉的叫卖声,喊出的是老百姓的勤劳、质朴、智慧乐观,虽然现在已经难以听到了,但它已经浸润到我们生命的深处,缠绕在几代人的心间。你可以忘记生活中的幸福快乐,也可以忘记都市的喧闹繁华,还可以忘记旅途中的奇遇美景,绝对忘不了那悠扬的叫卖声。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