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夏枯草

作者: 杨盛科2017年07月19日来源: 邵阳日报原创散文

刚进入夏季,夏枯草就枯黄了,它“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到三个月时光就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生命

夏枯草是一种唇形科植物,其手指粗的果球恰似在地下筑窝的成年野蜂状,苗民不知其药名,故取俗名为“动地牯”。此草四月开花,五月枯黄,故药名为夏枯草。上世纪60年代初,广大农村还没有普及除草剂,乡村的田边地头长满了夏枯草,农妇们将它割回家当猪草。夏枯草花浅紫色,花萼钟形,因它生长速度快,死亡也快,故极少有病虫对其侵害。那时日子苦,用这种不起眼的夏枯草球做成的糍粑成了我儿时的最爱。

过苦日子时,全县每个生产队都建有公共食堂,我家所在的公共食堂不分男女老少每人每餐发4两米,每人一个钵子统一在食堂蒸饭吃。4两米的饭其实只有4大口,一天只吃两餐,正在长身体的我实在吃不饱。母亲为了让我们吃饱,想出一个土办法:“动地牯”花球猪能吃,人也能吃,动员我们放学后去田埂边摘取正在开花的夏枯草球做野菜糍粑吃。于是我们兄妹三人每天各摘取一满篮夏枯草球回家。母亲将夏枯草球洗净切碎煮烂,将食堂分配的每人4两米磨成粉加入其中做成野菜糍粑,每人每餐可分到5-6个。这种野菜糍粑吃时既有一股浓郁的野菜清香,又能填饱饥肠。肚子吃饱后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我们每天放学后就自动去田头路边采摘夏枯草球切碎晒干备用。全家5口人整整吃了两个月野菜糍粑。我家借助适应性极强、生命极短的夏枯草球制作野菜糍粑,度过了最难熬的饥饿时光。

常听母亲重复讲述一个关于夏枯草的故事:大苗山有个秀才,自幼攻读诗书,却屡试不第,因而终日郁闷成疾,颈部长满了瘰疠(淋巴结核)。成串的瘰疠都有蚕豆大小,严重处溃破流浓,恶臭扑鼻,人见人嫌,他访遍名医用尽百药不见好转。有一年初夏,秀才出远门求医,因饥饿加疾病昏倒在路旁。一好心的药农发现后将他救醒,问明原因后,药农采来路边的夏枯草对他说:此草四月开花五月枯,用其球状部分煎水服后即愈。秀才按方服之不久痊愈,放弃了考取功名的念头,回家广种夏枯草为民治病,后来成为名医。这里满山生长的“动地牯”草应该是当年那名秀才从外地引进的。

后来我成为村里的“赤脚医生”,通过半年时间的短期培训后才从药书中得知:夏枯草含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K、胡萝卜素、挥发油、熊果酸等多种成分,具有清泄肝火、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散结消肿等功效,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

如今在乡下常看见这种不起眼夏枯草,使我又想起儿时过苦日子吃夏枯草糍粑的时光,想起了母亲为了我们吃饱肚子辛勤的操劳。夏枯草糍粑里包裹有浓浓的母爱,包裹有浓浓的亲情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