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甜酒

作者: 赵德铭2017年07月24日来源: 西安日报生活散文

在外闯荡了几十年,到过不少地方,也喝过各地风味各异的醪糟、稠酒,但一提起我们商州老家的甜酒,总对它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在过去,只有那些富裕人家,才用糯米做甜酒,一般穷人家的甜酒,都是用包谷糁子做的,但就是这种包谷糁子做的甜酒,也使众多的孩子垂涎欲滴。冬天饿了,大人为孩子们烧上一碗甜酒,里边泡几块包谷面馍,吃后便热乎乎的;夏天渴了,回家后瓦罐里有大人早晨就为之烧好的凉甜酒,端起罐子“咕咚咕咚”地喝上一肚子,既解渴,又解饿,那滋味不亚于当今城里孩子喝的“娃哈哈”。尤其是逢年过节走亲戚,甜酒就更成了招待娃娃的节日食品。刚走进亲戚家门,放下礼品,磕完头,坐下不久,便会有一碗放着红糖(表示吉祥),打着两个荷包鸡蛋的甜酒,端了上来。这对平日少吃少喝的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顿美味佳肴。当然,大人们也喝酒,不过只是没有像孩子们那样着迷。

甜酒确实是好喝,然而做起来却很费功夫。要想做甜酒,首先要做甜酒曲,没有甜酒曲作引子,就犹如你想蒸馒头没有酵头一般。由于工艺复杂,不是一般人家都可以做的。我的母亲,在这方面是内行,每到春季,她便到河渠边去采回一种名叫“岸边草”(我不知道这种草的学名叫什么),洗净砸碎,握出绿水,然后与细稻糠搅拌均匀,用手捏成麻雀蛋般大小的圆球,放在稻草中间进行发酵。等七天之后,再把它们拿出来之时,已经风干成了一个个浑身长满白霜的酒曲。这时,就将它们用线绳穿起来,挂在屋中,用时摘上一两个就行了。

关于做甜酒的原料,若是用糯米,就很简单,若是用包谷糁,就比较麻烦,得先用碾子将包谷外边的皮碾掉,然后再用磨子将包谷磨成粗包谷糁。在做甜酒时,需先将糯米或包谷糁在锅里蒸熟,然后放在案板上晾到与手上的温度差不多时,将酒曲压成碎末,搅拌均匀,装在瓷盆内,放在热炕头,用厚棉被捂上,等三天后,上面就已长出了白毛,渗出了甜水,有了酒香味,即算大功告成。

甜酒,虽是与醪糟接近的一种饮品,但它也有一定的酒精度数,对于没有酒量的孩子,喝后也会产生醉意。听母亲讲,在我儿时,有一次他们下地回来,见我躺在炕上呼呼大睡,再叫都叫不醒。后等他们回头一看,原来我将放在炕头瓷盆里的甜酒粕,用小手抓着吃了许多,搞得炕头、手上、嘴上,到处都是甜酒粕。

如今,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但商州甜酒仍是家乡人们难以割舍的传统美饮,只不过乡亲们大都将包谷糁原料,换成了糯米。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