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菜教书两相宜

作者: 陈维坤2018年02月03日来源: 潮州日报原创散文

早就想写这事了,之所以一再拖延,迟迟没有下笔,是害怕漏掉往后更精彩的……是的,就是种菜!

学校里的中心区域早已被钢筋水泥剥夺了生育功能,花圃与校道两侧也因绿化的强势进驻而几乎寸草不生,剩下的极其有限的犄角旮旯,却最让人头疼。春夏两季,杂草疯长,漫步校园,常有一丝芜乱之感;时或喷洒除草剂,却又满眼荒凉,确实也非长治之计。三年前春夏之交的某一日,我突然心血来潮,下课后从学校工具室借了把锄头,选了块日照充足又略为方正的地,除草,翻土,晒上几天后,再平整,起垄,种上番薯苗。原本这块地土质特别肥沃,种下之后,只消早晚浇水,番薯藤便日夜不知疲倦地窜长着。不出两月,绿油油的番薯藤已快爬满了整垄地。

这垄长势喜人的番薯苗吸引了不少同事来围观,大家都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询问何时可以下锅,后来又一致达成一条不成文的规则——一定要等我品尝之后,其他人方可动手采摘。那晚突然来了客人,匆促间只能因陋就简地多炒了一盘番薯叶待客。不想客人一见,眼睛一亮,食指大动,风卷残云般,顷刻间一盘绿色无公害的“护国菜”几乎尽入其口。吃罢,意犹未尽之际,还连呼美味,大有再来一盘之意。

校门两旁所剩的零碎空地很快便被教师宿舍楼里的其他同事占领净尽,甚至有人刚相中一处,筹划翌日再来开发,不料当天就让人捷足先登。菜的品种也渐次丰富,番薯苗依然是主角,但增加了白菜、芥蓝、油菜、茼蒿、菠菜……听说真珠花菜能明目清肺,马上有人腾出空地种上;传闻秋葵可滋补肝肾,不出一月便长出几茬;吃凤凰豆腐时,才记起尚缺了薄荷……第二年,更是鸟枪换炮,多处搭起篱笆后,瓜类豆类纷纷登场,校园里的种菜事业可谓蒸蒸日上!

本已远离农事活动多年,但我们的童子功尚在,无论挥舞锄头的架势,还是搭建篱笆的功夫,一招一式仍有板有眼。我们都是农民的儿子,血液里关于泥土的信息还一直贮存着。不过,如今手掌竟变娇贵了,受不了锄把的一番耳鬓厮磨,常常不经意间便起了水泡。这种熟悉的疼痛并不好受,但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带来的种种快乐相比,却又几乎可以略去。每每一番劳作之后,汗流浃背,衣服尽湿,那种爽快,真是无法以文字表述。

种菜种菜,其实主要在“种”,“菜”只是附属品。种什么品种,常常各随喜好因人而异,譬如我种上的几株金不换,就经常派上用场,因而最得人心;浇水却是合作的,大伙经常争着抢着,以致有时一天浇上几回,幸好蔬菜喜水,多多益善;把落叶燃成灰,就是上佳的肥料,平日里师生常为细叶榕飘飞的落叶而烦恼,如今废物利用,皆大欢喜。至于收成,却是不分彼此的,且常以被“洗劫”一空为荣。每忆种菜时的寸土必争,众人便乐不可支。

学校虽处农村,但宿舍楼里的这群孩子,对农事却一无所知,有时一群同事坠入昔年回忆相谈甚欢时,他们常常不屑一顾甚至嗤之以鼻,让我们不禁怅然。不想自从菜地渐成规模之后,他们竟也兴致勃勃地参与进来,亲睹了萌芽拔节散叶的神奇,也见证了蜂蝶对菜花的依恋,他们的振奋之情经常溢于言表;而偶尔一场风雨,又常让他们忧心不已,进而感叹农民伯伯的艰辛,与盘中餐的来之不易……无形之中,菜园给孩子们补上了一节生动的劳动课,这意外的收获,却是始料未及的。

如今,菜园美化了校园环境,成为学校的一道景观,不时引起来访者的驻足观赏。去年我种了一垄茼蒿,众人商定,待吃够后就让它们尽情盛开。结果,这一垄茼蒿真的回馈了小小的一片花海,成为校园最亮丽的一景。茼蒿花既有向日葵的热烈奔放,又夹带上些野菊花的迷离凄婉,大家传上微信,结果纷纷引爆了朋友圈……每有客来,菜园自然成了固定的参观项目,末了,再摘上一大捧回去大快朵颐。从来客的羡慕与赞叹中,我们在精神上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我渐渐发现,种菜与教书,其实有诸多相通之处:种菜须讲方法,要遵循植物生长的规律,不可心急,不能速成,正如胖子不是一口吃成,蔬菜也并非一天长成;种菜还讲“勤”字,几天不管不顾,绿油油的菜苗便纷纷病恹恹地耷拉着叶子,杂草却趁机四处肆虐,望去顿觉一片荒芜;种菜既要提防风雨的摧残,也要防止病虫害的侵袭,每日似都在忧虑之中度过,直到菜初长成,方能长舒一口气……育人不也如是么?

我把这些感悟融入教学实践中,自觉如今真是种菜教书两相宜。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