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于途,散于终

作者: Sunny J2013年04月09日情感文章

“世上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杨绛写《我们仨》时,引用了《愣严经》上此句,当还爱着、还在意的人去世时,想到此句,真实不虚,年龄愈增,体悟愈深。

那年清明,还是踏青的快乐初中生,在烈士墓前,好奇揣想墓里不相识的人如何活过,看够墓碑了,就去爬烈士陵园后面的山,遇到陡坡畏惧不前时,身边的一个男生把手伸给我说:“来!抓住我的手,我带你上去。”我看看他,他的眼睛热情真诚,我抓住他的手,被他用力拽拉着爬过陡坡。许多年后,每到清明,他是我心里最先祭奠的人。

人生下来,就开始了聚散之旅,而与自己缘最深的人何时相聚?何时分离?无人能预知。缘深,或聚的久些、深入些,是悲剧还是喜剧?无人能预知。缘浅,或聚的短些、浮浅些,是祸是福?无人能预知。而,所有的相聚,都难和生命同长,所有的分离,都难在生命里修复。

过了四十,开始发觉属于生命的三大件进入减法状态:身体机能、非分之想、亲朋好友,而,合乎聚散不由人真理的现实体会,就是:越来越多听到死亡的消息。上一代已进入难舍必舍的晚年时期,我正处在飘摇欲朽的中年时期,看下一代坠入迷情浓烈的青年时期,还有下下一代,鲜嫩的脸蛋飞扬着不知不愁的童真快乐。观察上一代,知我的未来;观察下一代,叹我的过去,都是白马过隙,瞬间将来,瞬间已去。

清明,我脑海里一一播放这些人的面孔,他(她)们都是我这辈子深刻记住的人,都是我这辈子再也见不到的人,我说:“与你们相守多久,是必然;与你们何时分离,是必然;与你们彼此相记,也是必然。聚于途,散于终,此处是娑婆世界:一切现象和情感,都是变化和无常的红楼梦,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