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无月又如何

作者: 李阳波2016年08月23日原创散文

中国人的节庆,往往都要假借一个主题来热闹一番。以月亮为主题的庆赏中秋,如果此夜没有月亮露脸捧场,那又将如何呢?

古谚曾云:“八月十五云遮月,来岁元宵雨打灯。”又云:“雨打上元灯,云遮中秋月。”“闷闷中秋云罩月,哓哓元夜雨打灯。”好像中秋和元宵这两天的气象是相通的,如果是这样,那真是太煞风景了,这两个节日最忌阴雨,偏偏同时来个云遮雨打,羞月熄灯,未免太不近人情了。宋太子赵元俨却有名句说:“但愿中秋不见月,博得元宵雨打灯。”这显然是要和大众唱反调了。

事实上,秋高气爽的季节里,密云盖顶的天象是很稀罕的,除了秋雨肆虐,中秋之夜风雨交加的机会是非常难遇的,所以中秋月亮纵然被云遮霾挡,过了若干时辰,还是会云移霾散。所以古人为了赏月,必须“莫惜三更坐,赏月夜眠迟”。

很多人都有等待拨云见月的经验,虽然云层重叠,夜色凄迷,嫦娥似被绑架,一时不知所在,但是依然不肯罢休,踌躇恭候,非要等到月亮露脸,才心满意足。当年刘禹锡也在秋夕待月到半夜,次日写了一首诗寄给白乐天:“半夜碧云收,中天素月流,开门邀好客,置酒赏清秋。影透衣香润,光凝歌黛愁,斜辉犹可玩,移宴上西楼。”后来白乐天也回了一首诗给他,遂传为诗坛千古佳话。

当然,任何人都希望中秋有月,如果遇上无月中秋,也只好扫兴承受。词人辛弃疾有几段佳句:“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词人的想象力完全合乎天文科学,地球是圆的,这边见不到,另一边自然可以看到,犹如此夜倘若广州无月,而北京则可能皓月当空,清辉普照也。初唐诗人李峤就这样吟过一首《中秋月》:“桂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说得一点儿也不错。

女词人朱淑真有一年中秋无月可赏,感慨之余,回房写了一首《中秋不见月》,诗云:“不许蟾蜍此夜明,今知天意是无情。何当拨去闲云雾,放出光辉万里清。”女词人显然有点动气了,词中隐含怨尤之意。

中秋夜倘若无月,聪明如你我者又将如何?依我看来,反正“有月无月照样过,不如趁早赴南柯”。不然,你又将如何?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