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毽子与花布棉鞋

2016年09月26日情感散文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我读高小的时候,那时由于生活条件差,女孩子喜爱的游戏也就是踢毽子。

踢毽子一般是冬天玩的,因为它有驱寒取暖的作用。但毽子也来之不易,不像现在可以随便在文具店买一个。有一年冬天,我想给自己做个鸡毛毽子,放了学便急急忙忙跑回家,四处找铜钱,好不容易找到两枚铜钱,又赶紧找来漂亮的碎花布,上下两层,按照铜钱的样子剪成大一圈的圆形,然后开始穿针引线,把周围缝起来。底座缝好,就要找一根大公鸡尾巴上脱掉的羽毛做插鸡毛的管子,记得那时几乎家家都养鸡,用公鸡打鸣来辨别时辰,用母鸡下的蛋换煤油点灯照明,换盐换醋换日常生活用品。转来转去,找到了一根又粗又硬的羽毛,剪下根部最粗的一段,再用剪刀剪开四个分叉,取中心位置缝上去,毽子就基本上作成了。最后一步就是要给毽子插上漂亮的羽毛。可找遍村子的角落,也没有找到漂亮的公鸡羽毛。原来因为饲料短缺,养母鸡能下蛋,人们很少养公鸡。我只好捡了些母鸡的羽毛,把希望寄托在天黑后拔家里那只大公鸡了。终于天黑了,公鸡一进窝,我就伸手把它从鸡窝里抓出来,选了根红色的毛,狠心去拔,公鸡痛得大叫,身体颤抖……我再也不忍心拔了,因此,精心制作的鸡毛毽子只插了一根漂亮的公鸡羽毛,其余的都是短而灰的母鸡羽毛,同学们都笑我的毽子太难看。但我总算有了一个鸡毛毽子,放在书包里也小心翼翼,生怕压坏了它。

那时农村的学校十分简陋,教室的窗户只有窗框,一到秋冬才用纸糊起来挡风,若遇刮风下雨,纸立即就烂掉了。坐在四面透风的教室和在野地里差不多。每堂课上到一半,寒气仿佛要浸透身体,手指冻僵,脚又麻又痛。妈知道教室很冷,怕我的脚冻坏,便给我做一双花棉鞋。鞋底是妈妈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一针一针纳的“千层底”,鞋面是紫红色带喇叭花图案的面料,里子是绒布的,装着新棉花。不几天,棉鞋做好了,白生生的鞋底,紫红带花的鞋面,外侧还有个拉链,样式新颖,漂亮极了!

第二天我穿上新棉鞋高高兴兴去上学,同学们见了都十分羡慕。同学们你试试,她穿穿……我心里美滋滋的。

穿上新棉鞋,我走路小心翼翼,生怕弄脏了它。可是没过多久,新鲜劲儿过去了,天也更冷了,透风的教室冻得人只盼快点下课,每次下课铃一响,我们便一窝蜂似的飞向操场。我们三五人一堆,石头剪刀布,决定先后顺序,第一名开始踢,从易到难,变换着花样,一会单脚踢,一会儿双脚踢,一会儿又蹦起来踢,将毽子踢得身前身后飞舞。这时的我,早已把妈妈掌灯熬夜为我做的新棉鞋忘的一干二净……

我像个小疯子一样,一个星期就把妈妈精心做的棉鞋踢破了,放学回家妈妈看到了生气地说:“明年我再也不给你做棉鞋了,你冻着去。”我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错,心里很恐慌。妈妈又花功夫把棉鞋补好。可第二年冬天,妈妈还是早早为我又做了一双新棉鞋。那时不懂大人的辛苦,又酷爱踢毽子,冬天还没过一半棉鞋又被我踢烂了……成年以后,妈妈常常提及此事,在那贫困的年代,有多少孩子在冬天没有棉鞋穿,脚常被冻肿冻烂。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