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身边美——观《头脑特工队》感怀

作者: 顾斌斌2016年01月27日原创散文

周末,在家陪孩子看了部动画片《头脑特工队》,看哭。或许其触碰到今年的几个“核心记忆球”,就借助这个梦境,提取播放一年的记忆球,为塑造人格表达成长,将短时记忆转换为长时记忆。

影片的剧情简单到极点,讲小女孩莱莉,跟父母搬家后,如何适应新环境的一段心路历程。莱莉父亲因工作举家搬迁到旧金山,莱莉必须和曾经熟悉的生活说再见。这部在心理学知识之上的电影,独辟蹊径地表达成长。莱莉是影片的背景,大量镜头留给她脑海中五名情绪小人:乐乐、忧忧、怕怕、厌厌与怒怒。她们是控制莱莉日喜怒哀乐的指挥官。在一次意外中,乐乐、忧忧走失,莱莉的性格巨变,生活近崩溃,情绪们努力协作,共同经历天马行空一场心理大冒险,让莱莉的生活重回正轨。

影片触碰到我的第一个记忆球是今年受到一系列EAP员工心理援助培训提升。笔者成为员工心理援助专员后,面对心理学知识体系不全面的恐慌,借了一堆书,类似北大教材《实验心理学》、《伟大的医生》,恶补心理医学常识,《头脑特工队》的每个细节,成为评价我学习《普通心理学》的测验,测量着读书记忆球的能量。五个情绪小人连接主人的各种感官,但没有控制和阻断感官的能力。五官的感受是客观的,不受主观意志影响。也有特殊情况,比如人在全神贯注时会忽视身边的噪音,在紧张时又异常敏感。改变认知心态,是疏导心理的关键。当某种情绪占据主导地位时,反映出一种弥漫性心境,如同一种强大的加工记忆的滤波器,影响一段时间内进入长程记忆乃至核心记忆的方式。电影的开始,乐乐主导团队,她走后怒怒成为了三人中的掌控者,这段时间主人表现地易怒、暴躁。反躬自省,笔者也经历过,甚至迁怒于身边人。情绪蒙蔽了发现身边美好的双眼。

碰撞我的第二个记忆球,让我重新定位自身岗位价值。笔者的岗位主要负责宣传和企业文化建设,身在电信运营商,愤懑于电信企业常躺着中枪,成为社会负面事件的“背锅侠”。而我负责的企业文明创建、扶贫共建等任务,彰显电信企业的社会责任。今年,市文明行业测评顺利通过,每季度网络文明志愿者打分也名列前茅,更是以支部为单元强化“江海志愿者电信总队”建设,开展常态化活动,长效管理。为什么我们的努力不能凝结成电信企业的“个性小岛”,得到社会广泛认可?说明我们的方法不够好,无法让社会大众从核心记忆提取出特质,重新唤醒企业的形象。企业需要我们这些岗位“小人儿”打包更多的Idea灯泡装进控制台,Idea灯泡中包含社会形象建设计划、决策、未来的愿景,如果这灯泡的内容逐步兑现,几个灯泡可能就决定了企业成长的轨迹。让员工更幸福、客户更满意,回头看,我参与的企业文明创建风生水起,企业内部文化活动同样是一抹亮色,在我的潜意识里,那些工作不是望梅止渴、画饼充饥,而是记忆球在快速滚动,个性小岛在生长。

第三块“心灵”财富记忆球,展现了今年企业安排我拍摄的近百部视频短片。虽然每段视频只是短短15秒左右,请各类岗位的员工谈谈心目中的企业形象。背景如何选择?视角如何把握?苦于无法更好地运用视频语言表现主题思想。《头脑特工队》的导演、编剧是如何做到的呢?几种情绪拟人化表现,各个情绪小人特征鲜明又非常符合所代表的情绪。导演彼特?道格特透露,影片灵感来源于看到女儿成长中的变化,“我发现她长大后,不像小时候那么活泼,我想,她脑袋里到底在想什么?”影片的难点是将情绪如何外化地表达。编剧开始考虑了多达27种的人类情绪,创作团队选择了最常见的五种情绪。影片主题简单且主流:爱挽回一切。什么是爱,影片阐述地十分新颖:它是所有情绪的融合,是无论快乐悲伤生命中那些最重要的经历。再回首,如何让自己发现身边的美,拥有第三只眼睛,将员工对企业的情绪外化地表达,值得借鉴。

《头脑特工队》,改变了我看待身边事物的角度,让我意识到员工心灵疏导者、企业形象塑造者的岗位价值,我会学着动画片人物的样子,鼓励身边的同事把堵车看作“想象新家是什么样子的好机会”,采用哪种角度受到情绪的影响,做情绪引导者很幸福。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