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安康

作者: 孔明2016年06月12日原创散文

暮春去安康,我觉得不是“去”,是奔!车在西康高速公路上奔驰,遇山钻洞,遇沟跨桥,目的明确:安康!车奔,心也奔,一路好风景,一路好心情。虽然云横峰峦,却清楚那云是雨的爱情,所以总令人想入非非。敞开了车窗,扑面而来的劲风虽然凌厉、冷硬,却因为湿润、清新而令我感动、冲动。关闭了车窗,心门却因为眼睛的喜出望外而敞开,魂便游离出去,粘附在了“安康”两个字上。天地造化,人文通灵,怎么就叫了安康呢?逾越了秦岭,便屏蔽了都市的功名利禄么?枕依了巴山,便寄养了形体的三魂六魄么?一条河流,一脉交通,一方封闭却自给自足的肥沃,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安康,也寄生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人生拥有安康,还浪求个什么?

第一次去安康是1992年初夏,坐火车,经汉中,心中所想,就是个穷山恶水。山穷是想象,也是传说,水恶却有1983年大水灾为证。可能先入为主吧,入住安康的一家旅店后,心里总有不“安康”的感觉。床单、枕巾是白的,雪白之上的长短头发醒目得令人惊愕。漂亮的女服务员却一脸笑:“不要紧。”纤纤玉指拍打着床单。我问床单、枕巾是否换洗的,她不笑了,停止了拍打,甩一句:“白净的,洗啥呢?”撅嘴而去。我们只好换了旅店。住四楼,水淹的瘢痕已有了岁月记忆,这一夜总觉是睡在水上。次日结账,女收费员既不肯拆解一沓子新的零钞,又拒收100元大钞,磨蹭中竟寻来了几张破旧的零钞。好在这只是小小的插曲,并没有抵消之后旅行中所见所闻的美好。去江北访问一位女教师,倾盆大雨中目迎她款步行近,雨水漫过了她的脚面,让我联想到了“清泉石上流”的诗句。与她交谈了一个小时,恍惚如梦境中的窃窃私语。此后经年回味,觉得那样的女子只能用“安康”两个字形容了。安静、安逸、安心,康健,康乐,康美!

第二次去安康,也是自汉中而入,坐汽车。最想见的人物是作家张虹。初识她的情景如一幅水墨画,愈是保持距离,愈是清晰而逼真:黑色的蝙蝠衫,把女性美的青春活力展示到极致。当她在古城西安声名鹊起的时候,突然遁形匿迹。听说她回归安康,我百思不得其解。见到她后,随她游览了香溪洞,席地而坐,她这样问我:“感觉是不是很美?是不是有不想走了的感觉?”我脱口而出:“这儿适合恋爱!”顿悟:山水是摄人魂魄的。张虹一定是被安康摄了魂魄。她是才女,写作是她的宿命,回归安康,就是安妥灵魂。我欣赏香溪洞前的一汪水,水里一抹白云与她的一脸春色浑然一体。美是与生俱来的。

已经不记得去过多少次安康,却记得每一次去,安康都会令我流连忘返。天下有比安康更美的山水,但没有比安康给我更多的回味。安康归来已是多日,那一夜江边散步总令我恍若步入了蒲松龄笔下的聊斋。我们一行约来了才子刘云和才女李小洛。刘云如流云,注释他的文:文同笔墨,小速写,大写意,携云握雨,花草虫兽都有精气神,字里行间充盈着安康的地气和秦岭的雄风。李小洛本身就是一首诗,一幅画,甚至一味禅。适逢雨夜,雨里看她更好。看上去弱不禁风,实际上她才是安康最好的脚本。安康富养才子,奔安康而来,不见他们,当然美中不足;见了他们,才算得真正领略了安康:山仁水智,人杰地灵。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