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腊月天

作者: 祁玉江2017年03月10日来源: 陕西日报原创散文

对于中国人来说,一年中最为隆重、最为热闹的节日,莫过于春节了。而陕北人对过年的看重、所营造的氛围,与其他地方相比,显得更为鲜明,更为喜庆!

人们为何对过年如此看重呢?我想,首先是源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通用的是阳历,也称公历。而中国使用的却是阴历,也称农历。从古至今,中国人过年都是农历年。一年300多天,好也是,孬也罢,总算辛辛苦苦地度过去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接下来还要迎接和面对新的一年。新年要有新气象,新年就要有新打算,相信一年更比一年好。想必,多数人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祈求和企盼的。因而,不管怎样,人们都要对过去的一年,来一番隆重的庆贺,之后再以饱满的精神与美好愿望去迎接和拥抱新的一年!

对旧年的盘点、庆贺和对新年的迎接、企盼,作为崇尚礼仪的陕北人尤其是陕北乡下人,一般在腊月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腊月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愈往后离过年愈接近。所以,各种年饭的准备、房窑清扫、年货置办、祭祀活动等,随着年关的日益临近,都要在这腊月里有条不紊甚至紧锣密鼓地一一展开,一直要忙到除夕,才能够全部秉办到位。好在,每逢腊月,往往天寒地冻,农人们没有什么重要农事可做,便会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忙活过年的家务了。

记忆中,围绕过年所做的各项准备,在“腊八”之后就开始了。腊八,也是中国人一年中的一个重要节日。每到这天,通常情况下,家家户户都要喝一顿腊八粥(陕北乡下人称为焖饭)。记得当年在乡下时,每逢腊八,父母总是以小米为主,再配上各种豆子,混杂在一起,下到锅里,煮熬成不稀不稠的粥饭(类似八宝粥)给我们吃。为了好吃,他们还经常会在粥饭中再加一些切碎了的干羊肉,这样所做成的粥饭(那时我们称为肉丁子饭),满窑飘香,吃起来非常可口,回味无穷!

腊八一过,每家每户就依次开始了滚碾子、推磨、磨豆腐、做醋、生豆芽、杀猪、蒸馍馍、炸油馍馍等。临近年关,还要去集市上购买鞭炮、麻纸、香烛等年货,拆洗衣被,以便清清爽爽过个好年。除夕这一天就显得更忙乱了,家务活一件接着一件。早上要炸油糕吃。接下来,还要上老坟,糊窗子,张贴对联和窗花,裱糊灯笼,担水劈柴,打扫院落……由于活计繁多且又集中,一家人只能分头去干。就这,一直要到半后晌才能忙活完毕!

对于孩子们来讲,过年是最兴奋、最喜悦的日子,几乎天天在盼过年。因为过年能吃好的穿新的,而且红火热闹。这期间,大人往往也不打骂孩子了,任凭孩子们玩耍嬉闹。因为过年又能长一岁,长一岁就能够向成人靠近一步。那时候,小小的我们不知为什么,看见大人很是羡慕,老觉得自己长不大,天天在窑壁上画道道等个子,看自己长高了多少。出于这种心理,我们焦急得怎么也等不到过年。一进入腊月,心早就野了,一心想着过年、盼着过年,急切地掰着指头一天一天计算着,甚至连夜晚做梦都在喜迎过年呢!

腊月是陕北人嫁娶比较集中的时日。每到这个时节,当你随便走在陕北某个地方,就会时不时地碰到迎送亲的队伍。只不过,以往新娘和迎送亲的婆姨骑的是毛驴,男人们则往往牵着或赶着毛驴走着。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后来迎送亲的交通工具改成了架子车或自行车。现在呢,农村条件好了,生活改善了,不少农民已搬迁到集镇、县城、甚至闹市区入住,有的已拥有了汽车,所以,迎送亲的工具又变成了小车。那一支支、一队队迎亲的车辆,同一色泽,装扮一新,在吹手或者鼓乐班子的引领下,招摇过市,威风热闹,惹得路上驻足观看,啧啧称道!

“瑞兆丰年”。如果遇上雨雪充沛的年份,每到腊月,不经意间会下上一两场大雪。那是冬天最亮丽的一道风景,满世界顿时银装素裹,气候湿润了,空气清爽了,一切雾霾、灰尘以及靠空气传播的流行性细菌、病毒,随之被扼而杀之。同时,也解除了干旱,为来年大地回春、草木返青、备耕春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必将预示着新的一年又是一个丰盛年景。

陕北的腊月天,永远都是那么忙碌、有趣、喜庆和热闹。虽然,人们都知道,过一年就意味着又年老了一岁,过一年就向生命的终极迈进了一步,但人们似乎并不在意,甚至忘乎所以,依然那么企盼,那么精神,那么心向往之!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