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湖之争

作者: 袁作军2016年12月08日来源: 荆州日报原创散文

监利县程集镇袁河村之袁氏家族,得到过明太祖朱元璋“赐田一望亩”的赏赐。这“一望亩”的五湖四垸中,就有一个曾经改写袁氏“族规”长达三百六十多年之久的“沉湖”!

千亩沉湖,位于现在程集镇的姚集村、永丰村、永联村交界处,是永联村的地盘吧。环顾四周,都是肥沃的稻田。明朝崇祯年之前,这里分明是袁氏家族的封地,怎么落入了他姓之手呢?

据族谱记载,明朝崇祯年间,某公(袁氏族长,为尊者讳,谱上未道其名)爱女窃取沉湖地契,带往婆家——永联村藤子王家。田契失窃,事非等闲。老族长亲自到王家讨要,人家当然是不给。但这是全族的田产,怎么办?老族长只好告到县衙。这个姑奶奶断文识字,谙熟律法,一口咬定沉湖是娘家给的嫁妆,有田契为证;老族长说这是太祖皇帝的赏赐,是家族财产,没有当嫁妆的道理,是这个白眼偷取的!弄得县官也左右为难。官司拖了几年,沉湖就荒了几年。最后,老族长觉得靠官司是弄不回沉湖了,决定文的不行,就来武的!

袁氏家族先祖早年是从河南陈留县迁徙过来的,势单力薄,怕受欺负,所以无论男女,都要习武练拳。老族长的武功当然十分了得,子侄们更是生龙活虎。听说要去打架,都兴奋地摩拳擦掌。王家也知道袁家人勇猛好斗,得到消息,惶惶不安。那个姑奶奶却拎出一柄八十斤重的熟铁关公大刀说:水来土掩,怕什么?!

袁、王两家在沉湖边上相遇对阵了。姑奶奶手持大刀,迎风而立,威风凛凛。袁家的人本来是想去打王家人,想不到姑奶奶先上阵了。老族长很气愤地说:孩儿们上去,给我把这个“女生外向”的东西打成肉饼!

子侄们是上去了,齐眉棍,九节鞭,流星锤,狼牙棒……纷纷出击。可是,接战的是姑奶奶,他们哪里敢痛下杀手?再说姑奶奶,天生神力,关公大刀舞弄起来,滴水不露,神出鬼没,只要挨着,怕是铁石也得粉碎!可是,与她对敌的,不是娘家兄弟,就是娘家侄儿,她敢用尽全力吗?……于是,沉湖边上这场打斗,就成了演戏了。叮叮当当,嚯嚯哈哈,很热闹却始终难分胜负。有的人打着打着甚至笑了起来。老族长见这样子,大喝一声“都给老子退下,我来!”老族长一紧腰带,赤手空拳,箭步上前。姑奶奶这下慌神了。她说什么也不敢对老父亲举刀啊!姑奶奶扔了大刀,双膝跪倒,说:您就,打死我吧!

老族长铁拳举起,却打不下去,恨恨地叹道:混账儿啊,老父的什么你都可以拿去,唯独这沉湖,是全家族的财产,我怎么可以当做嫁妆给你?!……你要么起来跟我打,要么我们明天来沉湖耕田!

姑奶奶和王家人紧急磋商,认为要想得到沉湖,还是要袁家人心服口服。他们请周边一些有威望的大户、绅士们协助,邀约袁姓的三老四少,在永联村和袁河村交界处的“高秉楼”,进行会谈、调解。在调解现场,姑奶奶和姑爷痛哭流涕,诉说了家里的穷困状况,又跪地膝行,给娘家的叔、伯、兄、弟一一敬茶。加上绅士们的劝解,终于使袁氏家族的人心软了,一致同意老族长干脆把沉湖当做嫁妆送给了王家。

沉湖已失。老族长觉得很对不起族人。他日思夜想,终于明白,造成如此局面的祸端就是那个死女子读书太多,练武太精!为了预防袁氏田产再落他姓之手,老族长赶紧召集族人,重新修订了族规。新族规言明:从此本族有养女者,文不得读书,武不得传艺,孤寡不得招婿。族规应该有很多条,但几百年来,大多淡忘了,唯有此条,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这条族规,像无形的魔咒,被袁氏家族坚守、执行了几百年。直到新中国成立三十多年,袁河村才有女子读书。直到新中国成立四十多年,“孤寡不得招婿”的陈规才被打破,但招来的上门女婿,还是得改名换姓,“变成”袁氏家族的人。因此,袁河村至今仍然是方圆几百里独特的“一姓村”,除了娶进来的媳妇,没有杂姓户主。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