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小孩

作者: 熊湘鄂2017年01月04日来源: 荆州日报情感散文

暑假又要到了。我问正在沙发上蹦蹦跳跳的儿子:今年暑假两个月的时间准备怎么度过?儿子还小,才7岁,玩得正欢,被我猛地一问,停下来,一脸茫然地看着我。

“每天上午做一小时作业,下午午休起床后写半小时大字,五点半再去体育馆打羽毛球。”他的妈帮他回答,顺便对他的假期生活进行安排。

我把他拉到身边,征求他的意见,当“报童”,去卖报纸怎么样?什么是“报童”呀?他不解。我告诉他“报童”就是歌里唱的卖报纸的小孩子——解放前在周恩来爷爷的领导下,他们机智地将《新华日报》发放到街上每个人手中。听我讲完,儿子连声说“好”,并嚷着放暑假了要去卖报纸,当个勇敢的“报童”。此“报童”非彼“报童”。没办法,我只得又告诉他,如今当“报童”,不是为了和敌人作斗争,而是为了“钱”。钱?儿子更是睁大了眼睛,疑惑地问我,大人不是有工资吗,他要钱干什么?孩子这么问,让我突然心生愧疚。一直想让孩子在一个单纯和清澈的世界里成长,免于过早接触世俗的烟火,却不料他在疏于对钱财敏感的同时,却少了一些世事艰辛应有的感知。

在对生活基本事理的一番阐述过后,我和儿子达成一个协议:这个暑假,他通过卖报纸、洗袜子和倒垃圾等劳动,换取他下学期的零花钱,而我则以一比一的比例对他进行配套奖励。如此,他挣一块钱,我便拿出一块钱帮他储存,给他个人建立一个小小的账户,今后由他自己支配开支。我的初衷是,要开始逐步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和生活态度

和儿子约定好没几天,我便在一个早晨碰到了一群卖报纸的小“报童”。他们旁边,站着一群成年女性,不停地向这些孩子大声喊话,提醒注意安全,或是协助整理报纸,有的则在帮孩子收钱……是老师还是家长?我不得而知。只是,突然间我对自己让儿子暑假去卖报纸的想法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我不敢保证,儿子如果去卖报纸当“报童”,他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会不会也跟那群大人一样,拿着水杯和毛巾跟在他的身后,亦步亦趋。

前不久,我带着孩子回老家看望他的爷爷奶奶。闲聊中母亲讲道,今年“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县里组织搞了一个“美德少年”活动评选。有一个叫曹俊安的小朋友,今年才9岁,三年前父亲患病去世,母亲改嫁远走他乡,他只能独自跟着年迈多病的外公外婆生活。每次放假,他要么帮外公外婆干农活,要么去集镇上捡塑料瓶子或易拉罐换钱,补贴家用。他的外公对来采访的县电视台记者说,小俊安每次看到和他差不多大的孩子喝饮料,他就悄悄地站在一旁,等人家喝完后,将随手扔掉的塑料瓶子捡走卖钱;还说,有时候看到人家喝饮料时孩子也会禁不自禁地咂咂嘴,这个表情让他这个当外公的心里也非常难受。

“在颁奖晚会上,曹俊安能跟主持人一口气说出十多种饮料的牌子和价格,只是他说他从来没有尝过任何一种饮料的味道。”母亲讲完这句话,转过身,悄悄地掀起了衣角……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