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顽童

作者: 苏小辉2018年01月13日来源: 潮州日报原创散文

我说他像《射雕英雄传》里的“老顽童”,他哈哈大笑,说他的微信的昵称正是“老顽童”。我称他刘主,他说听起来别扭,要我叫他老顽童、强兄,或者直接喊“喂”,这一点我做不到,公开的场合是需要正正经经,起码我不想别人以为我不尊敬老辈。当然,我私下里还是戏称他老顽童。

掘指算来,我和老顽童交往已经一年有余了。

2016年初,我在参加一个会议的空隙在走廊跟熟人“锯怕弦”,话兴正浓时,一个老头儿把我们的话题给打断了。这老头儿就是老顽童,是这位熟人的朋友。朋友和熟人终归还是有别,朋友上来,熟人晾起,我成了“电灯泡”。老顽童,六十开外,不高不矮,不胖不瘦,说话快言快语、声极洪亮,面色红润,特别是那油亮的“领导额”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场。熟人称他“为主”,我以为他是来作指示的大领导,遂收紧心,收住嘴,堆起一脸笑,规规矩矩“旁听”;后来是从他直来直往、大大咧咧、嘻哈味浓的说话方式,猜到他也是来听会的。我悄悄告诉他差点被他的“领导像”吓出尿来。彼此相指,咧口大笑,他说我“鸟胆”,我说他可去“惊鸟”。那天的午餐,我们同桌,还是邻座,有了走廊上的搭来讪去,彼此相熟,话就多了起来,聊得投机。老顽童原先在镇里谋一小职务,从事侨务工作,退休后又扛起锄头在村里种香蕉、杨桃,经常参加一些社会事务。知道他是磷溪人,我有了“近水楼台”之念,冒昧地问他能否搭个台,到他们那里做一个乡村题材的调研。话一出口,我却后悔了,毕竟跟他刚刚认识,他若“NO”声连连,巧不是落得个热脸贴冷屁股的结果,那是十分尴尬的事。“没问题!”他竟然爽快地应承。我们当即在餐桌上初步议定方案。小事见真情,细事可鉴人,如此朋友,可交!

调研活动在各方的支持下顺利进行,并取得丰硕成果,赢得了好评。我向老顽童表示感谢。他说促成这件事为公也为私,“谢”字出头实属不该。他指的为公,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那里一些有特色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为私是指他认识了一些朋友。他所谓的为私,那只是点缀在盘头的芫荽,真正的是芫荽下面的鹅肉——“为公”。事实也证明我的判断是对的。

老顽童说溪口有一座年代久远的“番仔楼”,问我能不能请媒体记者去看看。我说乡村破厝比比该是,应该没有什么采写价值。他告诉我,大凡叫番仔楼的多与华侨有关,若真如此,能让更多人知道华侨爱国爱乡的拳拳赤子心,毋忘感恩,也是一件好事。我把这事告诉朋友。朋友对这个题材饶有兴趣,预留了版面准备做专题报道。后来,经过实地走访,实在找不到一丁点“番仔楼”的资料,这事以遗憾结束。老顽童说从这件事知道编村史的重要性。去年底,泰国磷溪乡(溪口)刘氏基金会访问团到潮州探亲,并拜访政府和有关部门,老顽童在接待方面的工作经验丰富,被请出来帮忙。我看他忙前忙后张罗接待方案,走来拼去订房、定菜谱,甚至还孩子气般非要我给写主持辞,我跟他开玩笑:你这副骨头比年轻人还坚实,再过五六十年也不会散架。他笑眯眯说:接待不可马虎;人家信任你叫你帮忙,更不可马虎,不能丢脸。还不忘开玩笑,说如果没有到五六十年后才散架,要我补偿。老顽童,好一个热心人!

老顽童人缘好、交际广,朋友往来少不了觥筹交错,偏偏他酒量大,更加受欢迎。酒是好东西,适量饮一点舒筋活络、行气通血,过量了就伤身,我以他认识的一个人因贪杯而老来落下眼疾为例,委婉劝他少饮酒。“不食点酒不行!”他的话真有意思!噫!莫不是他想说“酒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酒话”嘛,大多比较率真,特别是遇到一些矛盾或者纠纷之类,坐下来,菜过五味,酒过三巡,平时敢说的说了,平时不敢说的也敢说了,平时爱说的说了,平时不爱说的也说了,也就是说能听到真话,真话一出,彼此的需求明了,什么矛盾啊问题啊,就好解决了。老顽童在酒桌上调解一宗涉侨纠纷在当地传为佳话,他一直以此为自豪,也成了他“不食点酒不行”的经典理由。他酒德特别好,酒后酒前说话无异,他总告诫别人,酒量好的多喝,不胜酒量的少喝,滴酒不沾的喝饮料,开车的喝水。一次,他说有好酒,要与我分享,电话刚挂,又来电说开车不能喝酒,他已经在我家附近一餐馆定好餐,叫我步行过去,他们几个打的过来。能为朋友考虑这么周全,怎不让人感动!

这老顽童啊,人老心未老,率直的个性和一颗年轻的心常常给人带来快乐。我很羡慕他这一点。我更佩服他成熟稳重的处事方式,譬如三十多年前他第一次坐飞机时不晓得如何吃机上的便餐,就跟同行的人说,不要急于吃,先观察别人如何吃。这是一个小例子,以小见大。

做事出于公心,就不怕闲话四起;待人出于真诚,就不怕产生误解。我一直记着老顽童这句话。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