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路弯弯

    很多年,我都以为路就是套在山里的圈圈。 弯的路,小的村,一道一道圈住了我的记忆和生活。 我的爷爷活到八十岁,踏破了几百双草鞋、布鞋,却从没有走出大山。爷爷沿着羊肠...

  • 秸垛之火

    王先贵刚刚和村支书王先明吵了一架,蹲在家门口生闷气。这时一个小孩跑过来说:叔,你家麦秸垛着火了。王先贵呼啦一下站起来,却扑通摔了一跤,他爬起来就往村东头跑。 王...

  • 大孝牛爷

    村里有一位老汉,因为以前给集体放过牛,人们都叫他牛爷。牛爷早年丧妻,撇下的两个女儿早已养大成人,嫁到外地去了,家里只剩下他和八十多岁的老母。牛爷母亲的身体还算硬...

  • 故园枣树

    在神灵毓秀、异彩纷呈的绿色国度里,惊蛰未到,繁花百树都急不可待地换上了嫩绿的春衫,而红枣树却无动于衷。等过了谷雨,从残冬中慢慢醒来的枝条,才不急不躁地拱出鲜嫩的...

  • 山野正有蝈蝈鸣

    大肚子蝈蝈是一位藏不住的隐士,虽身处荆棘丛、酸枣棵里,却不甘寂寞,在夏末秋初的田野上,鸣唱着一曲曲动人的乡间小调。也正是因为它那高昂清脆的歌声,才引来无数寻踪觅...

  • 又是蝈蝈欢唱时

    多少年没养蝈蝈了,今年不知怎么就有了兴趣,立秋头两天,也就是中伏的第八天,我和友人冒热搭伴去城西山上捉回两只。就在山上捉蝈蝈时才知道,近年来因乡下果园、菜园和庄...

  • 草蚂蚱

    出差去南方某市,晚上到附近一处很繁华的广场闲逛,见几个人正围观着什么,边看边啧啧地赞叹。我凑上去看,原来是一个人在手编着一只草蚂蚱,一根修长新鲜的茅草叶,在他手...

  • 农村人的饭场

    城里人吃饭,都是关起门来,一家人围坐一桌而吃。农村人就不这样,往往是相邻的好几家凑在一起吃,形成一个饭场。饭场是自发形成的。邻近的几家,吃饭的时候,各自端着自家...

  • 干杯寸心知

    我不善饮,也不善应酬,属于上不得大桌子面那类。如果邀二三好友,欢然相聚,海阔天空神侃一番,倒也乐得参与。倘若偶登大雅之堂,见宾朋满座,且内有善饮者,心里便先发毛...

  • 失踪的手艺人

    拂去岁月的尘埃,翻开40年前的史页,我们会蓦然发现,当年乡村的许多手艺人,而今早已不见踪迹,比如铁匠、锔匠等。 铁匠被称作打铁的,由3人组成,师傅掌钳,俩徒弟轮流打...

  • 我村的“三峡”

    长江有个三峡,我村也有个三峡。长江三峡人人尽知,而我村的三峡只有很少人知道。 小的时候,我常在村北玩耍。村北有一个湾,叫北湾。我村有四个湾,北湾最大。它长约二三...

  • 三九四九

    今年的冬天特别冷,看电视新闻,黄河都封冻了,河防工作正抓得紧。 九九民谣歌唱道: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一九二九,冻得人伸不出手来,按农业习俗,该农闲了...

  • 岁末牛事

    临近春节,朋友山吧不得不放下手头繁忙的事务,回了趟千里之外的南方老家。除了看望年迈的父母,山吧这次返乡是经不住老人的再三催促,回来帮助老人做一个决断的。他是家中...

  • 乡村的年味

    当岁月的脚步踩着冰冷的黄土地迈进寒冬腊月,一种喜庆的氛围就渐渐浓厚起来了。 同样是过年,城市和乡村是截然不同的。我在乡村出生,在那里长到19岁。然后在城市里读书工...

  • 写春联

    春节临近了,大街上摆摊卖春联的渐渐多了起来。这不由使我回忆起小时候写春联的事来。 正如鲁迅先生在《祝福》中所说,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上个世纪80年代初,那时的...

  • 回家的候鸟

    人山人海中,有一群人从火车站、汽车站、码头港口开始踏上回家的路。春运,这是我们国家一个最特殊的词汇。春运的汽笛,在腊月里鸣响,与乡村的炊烟、纵横的道路、眺望的目...

  • 芬芳温暖的稻草床

    深秋的阳光拖着长长的尾巴泻在院子里,奶奶将一张宽大的竹帘铺在地上,就佝偻着身子出了院子门。院子外,是一片刚刚收割后的稻田,稻草垛就像一个个碉堡,兀立在空旷的田野...

  • 痴念旗袍

    不知为何,心中总对旗袍有份痴念。在网上看到民国女子存留下来的照片中,无论名伶还是普通女子,都着装旗袍,招摇得像一朵朵花儿,在岁月里风情万种的开着,让人感到流年的...

  • 草鞋岭上脚步响

    写下草鞋岭三个字,不是因为它位于绥宁李熙的东边,与白玉搭界,不是因为它的海拔1128米(这个高度并不算高)。而是,它让我眼前出现了无数肩挑背负的脚夫,无数汗如雨下的...

  • 走过时光的隧道

    6月29日这一天,我穿越了一回时光的隧道。 2016年,国家对每个公民进行了一次严格细致的地毯摸排式的人事档案大完善。微不足道的我竟被扫出了历史的盲点,我需要去生我养我...

  • 韩城散记

    周末假日,得余暇,回老家看望母亲。又顺便去了趟韩城,了却了对久别故乡的再次回瞻。老家在韩城、合阳交界,镇子正街以南归合阳管辖,以北归韩城管辖,于是乎,便有了韩城...

  • 青海长云

    青藏铁路开通后,我有幸由拉萨乘火车到兰州一趟。从青藏高原一路下来,千里迢迢,看到的尽是青海长云。 我原以为青藏高原是奇峰林立的,走过才知道,它是整体上升、慢慢隆...

  • 大地悦音

    生活里,人们都想轻松和快乐一些,但是呈现的多是忙碌和紧张,不知道乐土在哪里。我去了一趟西域后,有了新的感觉,双脚落地踩实了。 葡萄架上漏下的歌声 吐鲁番以热着称,...

  • 半山寻幽

    登山,固然要有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气和一览众山小的境界。但经常登顶有伤害膝盖之虞。对酷爱山林的中老年朋友来说,不以登顶为目的,徜徉在半山之间,流连于林泉之下,亦为...

  • 风景

    每一处风景都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存在于这个世间,无论你来还是不来,亦否你愿不愿意为它停下或长久的居留。它等待的只是一双发现它的眼睛,而不是一个仅仅把它当作背景的人...

  • 你认识自己的邻居吗?

    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住在你的对面,你却视而不见。身居钢筋林立的高楼中,我们总有一种相邻不相识的孤独。随着大杂院的消失,邻里关系变得越来...

  • 天地之间清气在

    此时,我正神驰于王立人先生的巨幅国画《清气满乾坤》里,浑然不觉滴滴冷雨在急骤地拍打着窗棂。 二十四番花信之首的梅花,冰枝嫩绿,疏影清雅,花色美秀,幽香宜人,花期...

  • 回乡小住札记

    五月到龄退休,回到汨罗智峰乡栗子冲小住数日,发现家乡变化真大。提笔写下如下文字,是为观感。 作田人的昨日今天 初夏的阳光明媚而和煦。这天上午我坐在自家堂屋里看书,...

  • 密印禅风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宁乡人,对于密印寺,我从小听闻了很多关于她的历史传说和显赫名声:禅宗传到中原以后,一花开五叶,其中五叶之首沩仰宗的祖庭,就是位于宁乡县沩山山腰...

  • 买返销粮

    我的家乡阿拉彝寨在云贵高原滇中武定县那气势磅礴的金沙江南岸,生产队长阿树宝的牛角声伴我走过十个春夏秋冬。1976年,遇上了一个火烧天的岁月,生产队里的五谷杂粮交了国...

  • 关于散步

    熟人 私以为,在散步途中可道的人和事多得多,但最得散步之韵味的,莫过于碰见了三两熟人,而后结伴而行。 说来有些羞怯,但我的确自谓是个喜好孤独的人。一个人睡,一个人...

  • 灵动的郴江

    哈尔滨的松花江、重庆的嘉陵江、上海的黄浦江、南宁的邕江,长沙的湘江我都深深地瞩目过,但是没有哪条河哪条江,能取代郴江在我心中的地位。 我与郴江的相识也有20余年了...

  • 语文与文

    几十年来,对文学的偏爱,对文字的钟情,一直贯穿我的人生,且会伴随终生。而这一切,完全是因为语文的缘故。年轻时读了不少的书,但真正溶进我血脉、塑造我灵魂的,非《语...

  • 朋友无圈

    现如今都讲究自己的圈子。比如,亲戚朋友、邻居老乡、同学同事,这些都能组成一个圈子。如果你没有圈子,在许多人眼里说明你混得不行,人缘不好,社交能力太差,甚至是一种...

  • 儿子与花儿

    儿子好静,不好动,平时宁愿待在家中,也不愿多下楼走动。青春期了,有自己的独立空间与思维方式,可以理解,但不接点地气怎么行呢?于是我寻思着怎样才能让他多动脑筋,多...

  • 又见拜年花鼓灯

    入夜,二姐和二姐夫披着冷风带着余兴归来。他们参加的是微信娱乐群群友聚会。 此群由村里一个爱好文艺的老人发起,入群者都是本地的文艺爱好者,不分男女,无论老少。他们...

  • 岩脚的月光

    妩媚的月亮,从东边山坳露出半个头。合拢宴的长桌旁涌来端着酒杯的姑娘小伙子,正被浓浓的气氛感染。我侧身而出,刚好与月亮打了个照面。 我看见了月亮的羞涩,像刚懂事的...

  • 流水兰香

    站在水边,把你的手儿拍一拍。 在白亮亮的水边,在白晃晃的白日里,一站就是老半天,白白地做着白日梦。 在山村的深夜,在一个有月光的夜晚,你和小伙伴们一字排开,坐在小...

  • 石头垒起的家园

    沿着弯弯的山路,穿过田田的荷塘,越过一排精致的木屋,便看到一座造型别致的石砌方柱其上嵌四个青石磨盘,镌刻石舍人家朱红大字,未进山村,就让人有别开生面的感觉。 石...

  • 宋村的苹果树

    村落往往是和树长在一起的。树是村子的伞,护着村子,更护着村里的人。遮阴纳凉有杨树、柳树和桐树;给予饭食有榆树、椿树和槐树;当然,柿树、桑树、枣树,那更是孩子们的...

  • 上县

    站在院门前冬日午后的暖阳中放眼南望,秦岭北坡一坨坨的残雪清晰可见。心向往之的县城横卧在我和秦岭之间的塬下,眼望不见,而梦里常见。 上、下本是一个方位词,如塬上、...

  • 陕北腊月天

    对于中国人来说,一年中最为隆重、最为热闹的节日,莫过于春节了。而陕北人对过年的看重、所营造的氛围,与其他地方相比,显得更为鲜明,更为喜庆! 人们为何对过年如此看...

  • 静时书有痕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一本书在你面前悠然走过,相识一场,总要留个念想。 所以,古往今来,爱书的藏书人建起了藏书楼,画出了藏书票,刻出了藏书章。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

  • 书非买不能读

    今天去市图书馆还书之前,我很认真的把每本书都翻看了一遍,检查一下是不是有书页又被自己折起来。 上次还书,因为擅自把书页折起来,被图书馆的大叔批评了一通,你以为这...

  • 武冈米花

    米花,是我们湘西南武冈人过年必吃的传统食品,是用糯米蒸熟,在竹圈里团圆,并撒上米花红,待晒干后用油炸成海碗大小的圆形制品。它表面艳红像粒粒红宝石拼成的宝石花,底...

  • 知老,知老

    教师节早晨,节日快乐健康长寿的祝福短信接踵而至。我忙不叠地回复:谢谢。同乐。我离开讲台三十余年,学生心中还记着我,除了感动就是感谢;学生也大都挤入老年队伍,当然...

  • 儿时书相伴

    周末,我网购的几本新书到货,拆开包装,拿出手机拍了一张照片,分享到了朋友圈之后,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一时,我沉浸在书中,傍晚我拿起手机看时间,才发现我的朋友...

  • 送你一颗红柿子

    金秋十月,老家的柿子喝足了阳光雨露酿造的状酒,全都醉了,醉得面红耳赤晕乎乎。你瞧,一棵棵树干爬满黛绿色苔藓、古老却依然茁壮的柿树上,密密麻麻的红柿子在枝头晃荡,...

  • 难舍的柚香

    老家的院子里,有三株大的柚子树。一株蜜柚,一株沙田柚,一株冬瓜柚。每年十月到冬月间,沉甸甸的柚子便挂满枝头,像一盏盏黄灯笼,十分惹眼,令人垂涎万分。采摘回来的成...

  • 不妨甘当“老糊涂”

    早上去公园晨练时,听到10多个老人聚在一起聊天,有的说儿媳太小气了,经常把好吃的东西偷偷藏起来;有的说女儿已经40岁了,可连个对象也没有,怎么劝她也没用;有的说儿子...

  • 遇见另一个自己

    这是一个宁静的夜晚,昏暗的路灯长出了一条条长影子。一颗流星从天际划过,一束光亮穿过窗户射进了某个房间。 房间里,正坐着一位少年,他眼睛紧紧盯着电脑屏幕,全神贯注...

  • 越来越怀旧

    朋友发来画家陈丹青与各色人等的对谈视频,林林总总有十几个,我快马加鞭地看下来,发现陈丹青一直在缅怀民国民国在他心里真是玲珑剔透,没有一点瑕疵。听他的口气,如果没...

  • 最美茶山

    茶山是4A级景区,胶东明珠,早就仰慕。春日终有机会,一游茶山。 一进大门,便看到一池清水,碧波荡漾。垂柳环绕,婀娜多姿。 咦,长城?没登过真正的长城,但看到眼前的长...

  • 江南行

    如是烟,那便是轻缕拂袖的青烟;如是雨,那即是碧波湖畔平静中不惊的绵绵细雨;如是女子,那也是婀娜轻巧声音姘姘苏州女子的传说。题记 踏上旅途,车子行驶十几个小时,沿...

  • 做个清淡的女子

    做个清淡的女子,不用浓妆异彩装裱,素胚勾勒,白描画、香茗一样淡然悠远。且让明艳飘散离去,只淡淡的就好。一袭白衣胜雪,便赛过出水的芙蓉。 清淡的女子,阳光般素朴纯...

  • 捡起地上的那张纸

    周末的日子,我和儿子在家看报纸。一条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 建兰中学是杭州市的一所民办学校。今年在招收初一新生时首次采用面谈的方式,出了一道...

  • 近处的风景

    北方的暖冬是足以让人欣喜的,可以穿着艳丽的衣服,戴着精致的围巾,在有着阳光的午后漫步。阳光如慈善的外婆,温和地关怀着每一个路人,我喜欢徒步在上下班的路上,上班时...

  • 月与灯依旧

    我们都以为永远会很远,其实它可能短暂得连我们都看不见,现在拥抱你身边的人吧。 电影《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 传统节日不仅传承了文化,还充当了日历的角色,每一个节...

  • 微笑

    天花板上,那些小压条,互相之间紧密相扣,这样就很好地遮挡了天花板跟天花板之间的接缝,甚至在那些压条跟压条的接缝,都处理得非常细致。每一块天花板上都有细小的通气孔...

  • 爱劳动的孩子

    新疆女作家李娟说:我们那里的孩子没有玩具,有的孩子进森林拾柴禾玩,有的放羊玩,有的挑水玩。他们的游戏和劳动好像没什么区别,但还是玩得那么高兴。这些话引起了我强烈...